“气象部门报告,现在的5级海况大约还可以维持6小时,之后的天气将会转为恶劣,不适宜补给了。”副舰长报告。
“既然周围没有敌情,时间上也必须,通知‘雷尼尔’号,进行海上补给,今天消耗的油料实在太多了。”理查森命令道。
一艘航空母舰就是一座浮动的城市。它需要搭载大量的武器装备和设备,自身消耗和能源的消耗非常之大,还要提供几千名军人的生活、工作空间和物资,考虑到各种补给消耗的平衡,实际上,它自身的补给维持能力是很有限的。
就以“华盛顿”号的油料为例:它自身携带的航空燃油为9000吨。这个数字与一般家庭轿车只有60~70升的灾油量相比,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是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是70架左右,每架飞机出动一次平静要消耗燃油8~12吨!假设每架飞机每天出动一次,那么“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一天需要消耗的航空燃油就达到了560~840吨。按照这样的油耗,它的航空燃油储备可以维持最多12天。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按照美国海军的规定,航母的航空燃油储备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低于50%,进入战区前不得低于90%。这样计算,如果以不低于50%计算,“华盛顿”号每隔6天就必须进行一次燃油的补给;以90%计算,基本上就是一天一次了。而根据在海湾战争的统计,舰载机在升空作战时,平均每架次的油耗比日常标准要高出50%以上。由此可见,航母最需要的补给就是航空燃油。
其次,航母还需要其它方面的补给。非战争情况下,弹药的消耗可以暂不考虑,但是自身舰用燃油的消耗是必须的。一个是航行的需要,另一个是生产淡水的消耗。虽然航母每天需要的800~900吨淡水由专门的装置生产,不需要补给,但是生产的机器却需要消耗舰用燃油。此外,每月350吨的食品消耗、大量的被服和纺织品、室内设备和用具、零配件的储备、技术支援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因此,为了维持一支航母编队的强大威慑和战斗力,必须保持强大的海上补给与维修保障能力,就必须拥有专门的后勤保障舰船。而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就是为了满足航母编队的作战需要而打造设计的,“雷尼尔”号就是该级舰艇的第三艘,能够在3~4小时以内完成对航空母舰的补给任务。
411号
411号潜艇在经历了惊魂一刻后终于轻松了下来,大家已经有人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小声地交流起来。
“真悬!我差点就下令转向脱离了。现在想想,胜利和失败就是一步之遥。”周涛坐在座位上开始抹冷汗了。
“美国人的试探够逼真的,演习绝对比不上实战来得真实和刺激,也绝对没有那么大的压力。重压之下真有崩溃的可能。”李兵在一边敞开了领口喘着粗气。
“你们实习也没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考验。这种经历对你以后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朱子亮拍着李兵的后背勉励说。
“艇长,当时你在想什么?有没有想到什么人?”有人好奇地问。
“说实话,当时什么也没有想,也不可能想,因为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了。”周涛很坦率地承认。
“有低速螺旋桨的声音,应该是一艘大船正在过来。”声呐报告。
周涛和朱子亮交换了一个疑问的眼神,难道又要面临新的敌情了?
“从音响特征判断,应该是一艘补给舰,是供应级。”声呐手从电脑资料中比对出了答案。
“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标准排水量19700吨,满载排水量49000吨。4台lm2500燃气轮机,双轴,功率78000kw,最快航速30节,但是补给时航速是16节。可在5级海况下进行补给作业,作业完成时间只需要3~4小时。设置了6个补给站,配4座10吨的吊车,2台升降机,2架直升机。全舰可运载1800吨弹药、156000桶燃料、400吨冷冻物品、250吨普通货物、20000加仑淡水。”周涛迅速报出了补给舰的各项数据。
“好厉害,艇长,你的记忆力绝对一流。”李兵由衷地表示佩服。
“这是指挥人员的基本素质,必须记住对手主要舰艇的各项参数,才可以知己知彼。就航空母舰来说,当它处于补给状态时它的机动性能、防护能力都会有很大下降,是敌方突袭的好时机。在战争中,通过跟踪补给舰而获取航母的信息行踪是很常见的战术。而一旦摧毁了对手的补给能力,就相当于削弱了航母舰队的作战能力,不再能够进行持续的打击,迫使对方撤出危险区域。”周涛很平淡地说着。
“很明显,‘华盛顿’号今天消耗的油料实在太多了,恐怕明天难以为继,只好在夜间进行补给。”朱子亮说。
“这个机会对我们有利。等会我们瞅准时机,换了地方到补给舰的底下去。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多时间。”周涛对刚才的遭遇还是心有余悸。
“这不会还是个圈套吧?”有人提醒。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冷静分析,美国人没那么好的耐心,警告无效后就会直接攻击了,不会再费心劳力搞个什么花招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严密监视上面的动向。”周涛仔细想了想后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