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6时
“雷尼尔”号战斗支援舰结束了对航空母舰的补给作业,顺带手也对几艘驱逐舰进行了垂直补给。这次补给行动完成得很及时,当“雷尼尔”号从“华盛顿”号的右舷离开时,海面上的风浪已经使船体的横向摇摆达到了一定幅度(如果超过15度,那么不能进行工作)。由于减摇鳍的作用,风浪对补给舰航行的影响并不大,它仍然可以保持15节的航行速度。不过几艘驱逐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咆哮着的浪花不时在它的舰首甲板上翻卷。
“气象部门报告,低压区对我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建议我们向西北航行,避开低压。”一名航海参谋报告。
“需要行驶多少距离?”理查森也对这天气忧心忡忡。如果海况再持续恶劣下去的话,航母的正常起降作业也会被迫停止。这就意味着他将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空中掩护,那是危险的。
“气象部门认为,我们向西北方向移动二十到三十英里就可以了。由于低压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发展,所以不会影响那里。那里还是高压所控制,天气不错。”参谋回答。
移动二十到三十英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航母编队的总体位置变化也不大,照旧可以控制这一带的海域。虽然离中国人又近了一点,不过这个方案还是可以接受的。理查森下达了命令。
以“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为轴心,作战群转舵向西北方向行驶,场面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在森严的铁阵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雷尼尔”号的船底下又多了一艘潜艇。
411号
411号潜艇是利用对手进行海上补给的机会转移到“雷尼尔”号船底下的。虽然航母和补给舰之间的距离很近,但是周涛依然小心谨慎地操纵潜艇,避免因为过于激烈的动作而被海上所发现。转移的过程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当潜艇成功地藏身于战斗支援舰的底下时,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了笑容,原先笼罩在心头的那一片阴云被一扫而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到我们安全返回基地,大伙再好好地庆祝一下。”周涛提醒了一句。他清楚地知道,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至少目前潜艇还没有完全脱离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