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来纳”号
“北卡罗来纳”号的速度降到了零,犹如一条巨大的鲸鱼静静地卧在蓝色的海面上/还没有完全停稳,艇尾的升降口盖子就打开了,六名工程技术人员身穿桔黄色的救生衣鱼贯而出。旋即,舱盖又关上了。不多时,指挥台围壳上也出现了克拉克的身影。
“北卡罗来纳”号上有三个主要的人员出入口,分别是指挥台围壳(舰桥)、艇首和艇尾的升降口。此外,在围壳的下方有一个应急舱门也可以打开。平时艇员都由艇首、艇尾的升降口出入。但是在海上航行期间,如果风浪比较大,这两个出入口一般都会关闭,主要是防水的原由,因为潜艇的干舷比较低。如果需要上甲板工作,不必费力地从围壳上爬下来,直接走应急舱门就可以了。至于应急舱门是开在左舷还是右舷,这区别不大,只是设计师风格和习惯的不同,不能说谁的设计更合理更先进。
“艾迪,你们小心点。系上安全带。”通话器里传来“哧拉哧拉”的嘈杂声。回去一定提出来,这通话器在工作时的干扰声音太大。克拉克心想。
“明白,我们都系上了安全带。克拉克,我刚才看了一下受损部位,大概有三十英尺长,六七英尺宽。我估计大概四十分钟就可以切割完毕了。”
“好的。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尽管说。”
“应该不需要什么工具了。保持联络,如果紧急下潜别忘了告诉我们。”艾迪开了个玩笑。
“ok。我不是那艘倒霉的俄国舰长。”克拉克也回了一句。
这两个人说的俄国舰长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二战初期,苏联海军的潜艇曾经出过一个笑话。当时,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潜艇在执行任务中与一艘德国扫雷艇发生遭遇,潜艇正处于水面状态。苏联潜艇的第一个错误是辨认不清,把纳粹军舰当成是自己人,还友好地向对方挥手致意。德国人没有犯错,开足马力冲向潜艇,并且同时进行了炮击。苏联潜艇一时间手忙脚乱,人员回舱紧急下潜。慌乱当中没有清点人数,居然把舰长扔在舰桥上面就关上了舱盖。潜艇是成功逃离了,被海水淹得半死不活的舰长却被德国扫雷艇捞了上去,成为俘虏。当然苏联官方当时的宣传是:英勇的艇长毅然牺牲自己,挽救了潜艇的安全。不过,随着真相的披露,宣传也就成了笑话。而英美海军更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了笑柄,在潜艇部队中广为流传。
正当艾迪带人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的时候,一架飞机正在向“北卡罗来纳”号飞来。它的雷达反射面积很小,以至于潜艇的对空雷达操作员根本没有把它当回事。天空中的飞鸟有的是,谁会去注意鸟儿呢?
411号
“图像传输回来了。”李兵欣喜地说道。411号正在潜望镜深度上,不过并没有伸出潜望镜,而是贴着海平面航行,速度也不快。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利用海面杂波噪音来干扰对方的声呐,掩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