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调查是必须的程序,毕竟把事情搞那么大。不过航海日志等所有资料还有水兵的证词都证明,我这次航行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问题,也没有被对方发现。唯一有点问题的就是在渡轮面前上浮略微卤莽了一些,为此被领导批评了一顿。”
“艇长,我也觉得在渡轮前上浮有点问题。距离那么近,万一和对方发生相撞的事故怎么办?那可就是大事件了!美国潜艇不是曾经在上浮的时候把渔船撞沉过吗?”又有人提出了问题。
“你有这个顾虑是正常的,不过我心里有数,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给你分析一下。第一,那条船不是直冲我来的,应该是从我左边行驶通过;第二,我上浮的时候渡轮距离我应该是三公里左右。对方的航速是十节,我从下达命令到潜艇完全浮出水面总共用时四十五秒,在这段时间内渡轮行使的距离应该最多只有250米,考虑到相向行驶的因素,他至少离我还有两公里以上,绝对是安全距离。第三,即使对方想转舵撞我,我也不是傻瓜会等他来撞吧。所以,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周涛平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艇长,你们离海岸那么近,又没有被发现,那么有没有考虑过到岸上去逛一圈啊?”鱼雷舱通过内部广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说实话,真想过,但是没干过,主要是没带钱。其实真带了钱也不会那么做,这是违纪行为,除非命令我那么做。不过在历史上,外军曾经有过到这样的事情,很有趣的一段经历。想知道吗?”周涛又开始吊大家的胃口了。
“想知道。”
“那好,我就说了。那是1939年,二次大战刚开始没多久。那时英国和德国在陆地上基本上没发生冲突,海上已经有战斗了。一艘英国海军的潜艇正在爱尔兰海岸巡逻,晚上没有事情,舰长觉得无聊,就坐着舢板换了便装跑到爱尔兰的陆地上找点乐趣。是什么乐趣呢?就是找个小酒馆喝酒。他一个人,点了杯威士忌。正喝着呢,外面进来一个人,点了瓶啤酒。正好都是一个人,两人很自然就坐在一起边喝边聊天。酒逢知己千杯少,许多话题能聊到一起,渐渐地,英国人看出问题了。那个人口音有点不对,不像是英国人。他的额头上有痕迹,是经常戴大檐帽的原因。从手上,还有脸上判断出那人也是常年出海的,也就是说那人是海员。他又想到了情报说附近可能有德国潜艇活动,几点综合在一起,他怀疑那人是德国潜艇军官。到底是不是呢?他试探了一下,没想到对方就直接承认了,说自己晚上无聊,就来体验一下英国的酒吧文化。你知道后来那个英国人怎么办吗?”
“报警,把德国人抓起来!”
“错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和那个德国军官继续喝酒聊天,天亮友好地分手告别。到了战争结束,那个英国军官很怀念那次奇遇,就去找那个德国军官的下落,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结果还真找到了那个德国人,两个人再次见面不禁感慨命运的安排。”
“艇长,你在吹牛吧!哈哈!”有人不相信。
“我这不是吹牛。这是真实的历史。”周涛很诚恳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