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长,刚才听你说了那么多,都是些潜艇的优势,是潜艇成功的故事。那么潜艇有没有缺点劣势的地方呢?还有,现在有许多人都主张大力发展航空母舰,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潜艇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你是什么看法呢?”还是有人提出了这个敏感的话题。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周涛首先肯定了对方的问题。沉默了一两分钟,开始了自己的回答。
“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蔽性。现在不是很多人都在说隐形飞机,隐形军舰吗?要知道,潜艇部队可是世界上最早的隐形部队。隐形飞机军舰至少做不到在视觉上隐蔽,潜艇可是早就做到了。谁能凭借肉眼看到水下几百米的我们?对付声呐,现在有了消声瓦、减震筏等等措施,把噪音减到和海洋背景噪声很接近的程度。对付雷达,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涂料,再加上潜艇本身外形低矮,在屏幕上很难发现。为什么会有潜艇在水下相撞事故的发生,那是因为潜艇太安静了,安静到了可以让对方听不到的缘故。设想一下,我们潜艇可以在敌方沿海近距离侦察而不被发现,航空母舰可能吗?浩浩荡荡的作战群恐怕一出海就被对方的卫星给盯上了,还有大量的电子信号,想隐蔽行踪根本就是天方夜谈。当然,我不是否定航空母舰,他和潜艇之间的关系我等一下再说。
潜艇有缺点吗?有,当然有。我个人认为,潜艇有两个最大的缺点,一是对海对空搜索范围太小,二是通讯联络能力不够。
有人要问了,我们经常出航做的不就是侦察搜索吗?怎么还说搜索能力不强呢?那是因为潜艇的隐蔽性出色,可以做一些秘密工作。就比如说一个侦察兵,他可以对某个局部侦察非常细致,但是就整个战场而言,他所能看到的远远不如在太空中的卫星。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潜艇由于外形低矮,受地球曲率的影响,无论是肉眼还是雷达,所能探测到或者看到的都只有很小的范围,而水面舰艇和飞机则不存在这些限制。比如俄罗斯的“米涅拉尔“超视距雷达,运用大气波传播主动作用距离100~180公里,利用对流层散射机理被动作用距离达到300公里。潜艇呢?肉眼在最理想状态下大概20公里,对海雷达不超过40公里。如果是在水下利用被动声呐搜索呢?理论上最远可以听到100公里外的船只噪音,但是实战条件下50公里最多,对于那些非常安静的新型潜艇,10到20公里左右,甚至更低。在这个距离上,已经可以互相发射鱼雷了。如果对方以五节以下速度漂航,你就很难听到了。不过丁小宁大概可以听到一点。”周涛发现丁小宁也出现在听众中,就又加了一句。
“太夸我了。如果对方关了发动机,我也什么都听不到。”丁小宁还是很谦虚的。
“再说一下通讯联络。我们与岸上基地电报往来的形式是怎样的呢?潜艇利用浮标,把需要发送的信息通过浮标带到海上,再通过卫星传回陆地。这是最隐蔽的手段。但是潜艇上可以携带的浮标是有限的,不能多带,否则就要挤占床铺、影响食物甚至武器的携带数量。第二种办法是潜艇上浮到潜望镜状态,通过专用的卫星天线进行发报,速度很快,几十秒一封电报就出去了。缺点在哪里?潜艇上浮,需要用高压吹除水柜中的海水,必然要发出嘶嘶的噪声,就有可能会被附近的对手所听到,所发现。为了发一封电报而暴露自己,个人以为不是很值得。那么陆地怎么向潜艇发送消息呢?运用甚低频超长波的技术,通信距离远,而且可以穿透一定深度的海水。缺点是信息传输速度慢,几十字的电报耗时十几分钟。另一个麻烦是穿透海水能力不够,超长波最多只能穿透100米左右的海水。但是潜艇经常在两三百米的水下活动,在这个位置上是不可能接收到信息的。所以每次出航潜艇在多数时间是无线电静默状态,几乎就是与世隔绝。而这种情况其实还带来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潜艇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周涛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了。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链的使用,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就海上战争来说,a舰发现的目标可以同时展现在b舰的战术屏幕上,c舰可以引导d舰的导弹攻击目标,每艘舰艇每架飞机的位置彼此之间都一清二楚,基本做到了透明化,弥补了单艘舰艇的弱点,命令下达反应速度战术动作精确到秒,战斗力比之前倍增。但是就我们潜艇来说,由于数据传输的困难,无法做到信息的实时共享。在战争中,友军只知道我方的大概位置,实时情报无法传递给我们;同样,我潜艇发现的重要信息也无法及时传递给友军。战场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而潜艇的战斗力无法有效地整合在数据链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说到这里周涛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这种情况下,对潜艇官兵的要求就更高了。就更加需要我们努力付出,需要对每个战位都了如指掌,对每个战术动作都操作到位,需要指挥官随机应变的处置能力,因为根本无法及时得到上级的指示。从历史上看,有许多优秀的海军将领都是从潜艇出身,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等,这是为什么?因为潜艇指挥官的战术指挥能力普遍要高于水面舰长,因为他经常性地临机处理突发事件。说句自豪的话:潜艇艇长不需要太多改变就可以当驱逐舰舰长,驱逐舰舰长没有一两年功夫的学习是指挥不了一艘潜艇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在潜艇上服役,前途无量。”这段话不是周涛说的,而是朱子亮适当地插了进来。这段话的效果真不错,直接就引起了众人的一片轻声的“好”。
“那么艇长,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改进的方法措施呢?”这次询问的是那个关心天体浴场问题的李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