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明微微一笑,看着桥下的河面,心想:“这还没到汛期,如果到了汛期,这河面估计会超过一百五十米。”
吉普车从南到北,跨过把l市拦腰截成两段的l河,驶过市中心区,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彭志明一家送到了l市北面郊区的一个大型仓储区。这里是彭志明父母新单位l市仓储公司的一个大型仓储基地,他们要在这里暂时安身。
在一栋五层高的老旧小楼前下了车,父亲彭才旺拉着司机,邀请他到家喝喝水,顺便吃个饭。年轻的司机笑着说,一会还有事就不用去了,父亲只好握着刘司机的手,用力摇了摇一连声地感谢,母亲陆芳也带着俩小连声致谢。
彭志明的新家在二楼,两室一厅,带厨房和厕所,约有五十多平米。由于父亲彭才旺先到达一天,屋子里的睡床和桌椅都安装放置好了,只是行李没打开,煤炉子也没生火。
“志明,去把煤炉子生起来”,母亲陆芳吩咐道,又让丈夫彭才旺去向楼上楼下的邻居借几个蜂窝煤。
“嗯,知道了”,彭志明提着十多斤重的蜂窝煤炉走到门外的楼道处,又找了几张废纸和几块干燥的薄木片。他一边把废纸揉成一团塞进炉膛里,再放上木片,一边调侃蹲在一旁的妹妹:“看着点,得学会了,免得以后嫁不出去!”。
妹妹彭琼雪听了,小嘴一撅,冲他做了个鬼脸――哼!
上下楼的邻居们见有新人入住,都纷纷过来打招呼,一致称赞彭志明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帮家里做家务了,乐得父亲彭才旺和母亲陆芳呵呵地笑。
就这样,彭志明一家就在l市立了脚,但彭志明的就学问题却不好解决,离新家最近的一所小学都有十公里之遥,一路上又没有公交车,但没办法,学校是必须要上的。于是每天早上,天没亮,父亲就要踩着自行车送儿子上学,中午彭志明不回家,就在学校食堂就餐,下午由于小学放学比较早,父亲彭才旺不可能去接他,所以彭志明只能拿双脚量地球,花上一个多小时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慢慢走回家。往往在回家的一路上,彭志明有时会想――这行人稀少的路上会不会忽然跳出个拦路抢劫之类的人物出来!
这境况当然只是暂时的,彭志明知道父母亲不会让儿女就这么窝在这城市边缘,他们只是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很快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挤进城市中心――儿女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1985年8月,家里添置了第一台落地电扇和第一台14黑白电视机,这是因为父母亲涨了工资,再加上,父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回去仓库帮忙搬运货物赚取加班费才能买得下来。接着在10月,一个噩耗从农村老家传来――奶奶去世了!这是彭志明第二次回农村老家,在这里彭志明第二次(注:算上前世)见到父亲如此的悲伤――父亲跪在奶奶墓前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彭志明没哭,只是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他和奶奶见面的次数不多,也就二三次,相处的时间也不过七八天,奶奶在他心底就像个模糊的身影。不过,彭志明心里有个疑惑:他依稀记得,在前世,奶奶是在84年过世的,难道这个世界因为他的到来而开始改变了吗?
农村的红白喜事总是隆重而大操大办的,这一次,奶奶的丧事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小的债务。
时光如流水,1986年初的学期末考试,彭志明毫无例外的又是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这让父母亲很是欣慰,更是想尽了办法要往城市中心去。
彭志明也开始慢慢开展他的计划,他让父母亲去帮他向别人要来小学的全部课本,有模有样地开始自学。作为一个前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十几年的过来人,他深知事非反常必为妖的道理,知道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是疯子的道理,也知道这块地方暂时缓不是他锋芒毕露、大展拳脚的舞台,所以他只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在父母亲和别人眼中的形象就可以了。
1986年8月,父母亲终于调动工作,父亲彭才旺平调到市中心区域百货公司下属的一个自选商场当保卫科科长,母亲陆芳则平调到市商业局下属的商业幼儿园当党组书记,彭志明又一次随父母亲搬家,虽然新家距离真正的城中心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这次是真正的进入了这个城市!
(ps:弱弱地问一声,有票吗?另,晚上还有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