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喊边了神州大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了,有些方针也让人费解,八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以机械化为目标绝对有待商榷,都机械化了,这么多的人干什么事去?
上面一阵风,下面必然会掀起一层浪,这样没头没脑的口号提出来,最受影响的还是基层的人民公社,实行‘园田化’的红头文件铺天盖地而来,每一位在职干部都卯足了劲,白天怕影响生产队劳动,就趁晚上下乡动员,这段时间,每位干部挂在嘴边翻来覆去的两句话:‘实现机械化,必须实行园田化;还有就是‘放弃小家,顾全大家’!
吴畏是新走进干部行列的一员,他的热情很可想而知,几乎每天裹了一件银灰色短大衣,背着一个大口径手电筒,他不光深入自己管区的村大队动员,额外还经常被几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公社干部叫去协助,每天口干舌燥地回来毫无怨言。
入冬有日子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老百姓睡得也早,他在乡下也呆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天,不到九点就回家了。
凤芝算是个好媳妇,每天晚上听见自行车震动的声音都会抢先为老公开门,今天更不例外。伴随阵阵的狗吠声,吴畏老远就看到从家门口照射出的灯光,为了不让老婆冻着,他快速拎着自行车驮过门槛,车还没有放到位,上午被‘打办’胡整的几位养蜂人已经映入眼帘在里,他还以为‘打办’还在纠缠,心里顿时升起了一股无名之火,放下自行车,转身对他们说:“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杨老爹等四人在吴畏没有进来都已经从椅子上站起来迎候,他老人家充满感激地说:“远近都知道这是个村的女婿,我们慕名向你来道谢!”
“哦!”吴畏用手比划着让他们坐下,问说:“他们没有再纠缠吧?”杨老爹摇摇头:“现在是没有!我们就是来谢你的,要不是你帮我们,现在不知被他们整成什么样了?”
吴畏顺势坐到了他们旁边,开导说:“国家对投机倒把管理还是很严厉,他们也是为国家工作,老百姓当中的确有人需要这样严厉的做派针对他们!但对你们养蜂人那样处理就有些不妥,所以我要为你们撑腰!”
“谢谢了,我们没有别的事,就是来道个谢!你的恩德我们杨家记下了!”杨老爹说得好好的,琴仙她母亲不知哪根筋抽了,凑上来说:“对,你的恩我们记下了,你以后有难,我们也会。。。。。”这露丑的话还没说出口,被杨老爹一把拽了过来,向吴畏赔笑说:“老娘们乱说话,您怎么会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