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2 / 2)

杨老爹很好的回答,被琴仙她母亲给搅和了,她持家算得上是个精明有余,可从来没有和政府部门人打过交道,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大政治运动对她影响很小,所以她的脑袋思维很单纯,认为来的都是客,今年没有卖的,也不要一刀切地把客人挡走,毕竟有一部分蜂蜜可以自行处理的,她从厨房里出来说:“明年春天来买,今年没有了!”

‘打办’老周听到她的回话,觉得投机倒把的证据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他转身出去叫来几个同事,套上了‘打办’的红袖标,很有气势地再次出现在杨家厅屋里。

杨家是本份人家,祖宗几代都没有官刑加身,看到五六号带着红袖标的人进来,吓得腿都有些哆嗦。

老周那架势也够可恶的,这哪是‘打办’执行公务,全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还乡团’复辟了。他满脸愤怒,几步跨进厅屋八仙桌旁,一只脚踩在太师椅上,吼道:“你们这些投机倒把分子,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私卖国家统购商品,现在要对你们绳之以法!”

说完,上来几个人,把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按跪在地上,拿出两根绳子把两个人严严实实地绑了起来。

村里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好奇地挤在杨家门口观看,这些人表情各异,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小孩子看热闹;穷困潦倒的人幸灾乐祸;得益过杨家的人流点同情的眼泪。

老俩口被五花八绑地押出村子,幸好两个儿子不在家,要不然就有一串人在路上狼狈了。

‘打办’的人凭着今天的收获,各个精神饱满,他们要把两位‘投机倒把犯’押送到五里之外的五亭街市。

一行人在路上行走,招惹了不知多少不同的目光。

时值初冬,北边一阵寒风吹来,五亭镇街市的人流瞬间被冻得缩头流涕。上午的集市还没有散去,带着红鞋标的‘打办’工作人员,把两位上了年纪的人押到简易的市基戏台上,脖子上各挂了一块小黑板,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投机倒把’现行犯。

两位老年人两手反绑,绳子勒得身子几乎都掐进了肉里,头被按成了九十度角,他们衣服单薄,可脑袋上却汗脂淋漓。

老周和几个‘打办’同事也在台上,他用土喇叭高声宣读投机倒把的罪行,极其愤慨的控诉还没有讲完,看大家有写乏累,只好收起土喇叭,跟着大家先去吃饭,把两位可怜的老人丢在台上继续当街示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