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磨难中的生活,总是感到很漫长。可过去的时间,却如同白驹过隙。
转眼之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随着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拨乱反正中,赵中子被定为文革中的“三种人”(指“文革”中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被清除了大队领导班子,永不利用。
十三崴子大队领导班子经过认真慎重地研究,大胆地吸收了已经取消地主成份的,年轻有为的于小民,为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任十三崴子小队队长。
赵中子回到生产队后,和社员一样参加劳动。自做孽,心明白,他每天象遛着墙根走的丧家犬一样。很少有人理他,人们对他早已经有了认识。
徐占喜的媳妇乌云,对赵中子更是恨之入骨。她已经觉醒,从赵中子欺骗和欺压的桎梏下摆脱了出来,不再受赵中子的任意蹂躏。在赵中子又一次到她家,图谋不轨,对她欲施淫威时,她奋起反抗,并和赶回家的徐占喜一起,把赵中子打了个鼻青脸肿,破门逃走。
赵中子苍老得很快,一年就老了有十年。才四十七岁的人,看上去就象五十七岁的年龄。本来走起路来就象拉耙架子似的腿,现在像要时刻散架子一样。
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农村阶级成份的取消,马玉洁和儿子于小民,首先从政治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所有的人一样,享受到了公民同等的政治权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都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马玉洁四十八岁了,她虽然坚强地活了过来,可无情的岁月,却夺去了她年轻的风采。如今,已把她变成了一个弯腰曲背的老太婆。政治上获得了新的生命,使她的精神振奋起来,腰杆也似乎直了许多。她终于等到了,丈夫于成龙就要出狱的日子。二十年的痛苦煎熬,也终于得到一个圆满的回报。
她现在,也更迫切地盼望儿子于小民早日结婚,使以后的日子能够真正充满生机和希望。
于小民三十一岁了,还一直在与二道河子大队,刘老师的女儿刘英苦恋着。
一恋十年,即使一场马拉松,也是超长赛,其中苦味可以知晓。
于小民自从一九六八年去二道河子大队出工,与房东刘老师的女儿认识后,二人一见钟情,如遇知音,互相欣赏。
于小民的聪明好学深受刘老师的喜欢,刘老师夫妇对于小民的人品和能干也给予了一致的肯定。尤其是在关键时刻,于小民勇敢地用身体堵住了大堤的决口,不但避免了东大荒四万五千人口生命财产受到洪水的威胁,也避免了一旦造成决口后,刘老师一家人无法承担的责任。因此刘老师一家人对于小民更是感激不尽,无以回报。
半个月工程很快就结束了,可于小民和刘英却开始了漫长的爱情旅程。
刘英当时就是大队的共青团员,思想积极进步。于小民被公社团委特批加入共青团以后,他和刘英经常通过邮递员传递书信,共同探讨人生,畅谈理想。他们只是在有时公社举行的青年活动时见面,每次见面都有如隔三秋的感觉,虽然表面仍然互相问候生活劳动的情况,可心里距离的拉近都在加剧着。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