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洁看着儿子聪慧的脸上,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平时做事体现出父辈倔强不屈的性格,她确实相信儿子长大了,她那满是愁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于小民这时掏出了爸爸的来信,递到马玉洁面前:“妈,你看!我爹来信了。”
马玉洁果然惊喜,她赶紧接过信,让于小民把煤油灯落在炕沿上。她就趴着被窝里,扯开信封,拽出信纸,展开,焦急地看了起来。
于成龙每次的来信都大致相同,台头称“玉洁,你好。”后,正文先是“见字如面”,然后总是千篇一律地汇报思想改造的近况,说些“感谢政府”的话,再问些家人的情况。
马玉洁感觉到,于成龙一定是按照狱中的规定的写信时间和内容写的,而且每次都是要经过审查才能发出的。所以,马玉洁每次只能从字里行间的细微处去扑捉丈夫那里最新的变化信息。
这次,丈夫写的信,除了照惯例形式外,还特意提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口号,又感激地说“政府非常关心”他们,对他们的案件,进行了重新地调查审核,“相信政府秉公办案”。最后,不无沉痛地报告了父亲于得海不幸去世消息,但没有说明其任何死因,只是嘱咐全家人节哀顺变。
赵中子在批斗会上通知金莲的――“于得海自绝于人民”的死讯,得到了证实。马玉洁的心里仍然不免一阵悲怆,她猜想:文革命的风暴一定也席卷了监狱,公爹于得海肯定是与婆母金莲遭到了同样的悲惨命运。
信的结尾,于成龙再次叮嘱马玉洁,一定教育好儿子于小民,让他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于成龙的心里,儿子始终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通篇信中,没有丈夫对妻子的特别问候,也许在这特殊的年代里,夫妻之间对各自所处的境遇都已经讳莫如深,心照不宣吧。可马玉洁仍然是盼望丈夫的来信,她把每次的来信都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每次都真正地感受到“见字如面”的情景。每次都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亲人无时无刻的牵挂。她也能从“玉洁,你好。”这平淡的称呼和问候中,体味到夫妻深厚的恩爱情义。夫妻之间对儿子的共同关怀和爱护,更把一个未来冲满希望和幸福的家庭,牢固地凝聚在一起。
马玉洁每每捧读丈夫的信,都能让她:从困苦中坚强起来,从绝望中找到生活的勇气,从迷茫中看到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
这晚,马玉洁久久不能平静,她待儿子于小民把信看完,放在枕边,发出轻匀的鼾声,渐渐入睡。她又伸手,把丈夫的信拿了过来。这次她不是重读信中的内容,而是展开看着那熟悉的笔迹,象看着三维图画,久久地凝视着……。
煤油灯的火苗,一点一点地暗淡下来。马玉洁仿佛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于成龙从信纸上走了下来,还越来越近地听到了丈夫亲切的呼唤:“玉洁,你好。”
煤油灯燃尽的时候,马玉洁已把丈夫的信紧紧地贴在了胸前,拥抱着,一种热切的渴望与期待,化做爱的涓涓细流,在她的体内涌动……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