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为李世民用,不是还有李世么?不错。
“谁合适去游说李世?”李世民问。
其实,李世民既然提出这问题,本身已经说明没有合适的人选。果不其然。在场的人都保持沉默。当时都有谁在场?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外加新近进入李世民幕府核心的温大雅。房玄龄的死党温大有呢?怎么不在其中?不幸短命死矣!否则,自然是少不了他,温大雅其实就是他的替身。
李世有什么特别?以至于令这帮耳聪目明、能说会道的才子们一个个犯难?因为他的出身、背景、经历,一概与众不同。李世本姓徐,祖籍曹州。曹州徐姓既非名门望族,亦非官宦人家。不过,据史册记载,徐家多仆僮,积粟数千钟,父子二人皆乐善好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可见徐世也绝非社会底层的小民百姓,大概也不是无知暴发的土财主。倘若天下太平,徐世极可能会以穷人眼中的善人、腐儒眼中的乡绅而终老一生。这样的善人或者乡绅成千上万,自然是不会留名史册的了。可在徐世十七岁的那一年,他们家门口的世界突然变得不怎么太平了。
三月初十一大清早,管家打开庄门,赫然发现门上钉着一封书信。不是普通的钉,是一把匕首。也不是普通的信,是一块白麻布,上面写着:“本月十五,留钱不留人,留人不留钱”。末了署名“瓦岗大王翟”。
“咱不该从曹州搬来卫南,这地方离瓦岗太近,瓦岗是强人藏身的风水宝地。既与盗贼为邻,怎得安生!”这是徐世的老爸徐盖的看法。清平世界,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哪儿来盗贼?世界不太平在先,然后才有强人出没。这是徐世的观点。争这些有什么用?关键在于想出应付的法子。说这话的是徐世的大姐。
“先回曹州老家去躲一躲?”徐盖这么提议。
“曹州比这儿安全吗?”徐世的大姐问。
“爹跟你去也许还行。”徐世摇头,“我是不敢去,你没看见那边的男丁都往咱这儿逃么?据说藏身瓦岗的,就有不少是从那边逃来的良民,只因怕被抓去征高丽,所以才上瓦岗为贼。”
“那依你说该怎么办?”老实的徐盖顿时没了主意。
“俗话说:‘财退人安乐’。强人无非是要钱,咱把家财散尽了,看他们来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