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错意的意义十分重大。如果裴寂根本不肯帮忙,那好办。李世民会以安全为借口,亲自将裴寂送出后门。玄武观的后门面向一条比前门的石板道更加僻静的石板小巷。小巷的尽头就是庆春坊夹道的北口。裴寂会在小巷的尽头碰见一个叫化子,这将是裴寂一生中最后
一次碰见叫化子。
“如果裴寂的回答模棱两可,或者语气与表情透露出些许犹豫或勉强呢?那咱该怎么办?”两日前当李世民与侯君集商量面见裴寂时,侯君集这么问过。
李世民略一思量,没有正面答复,却道:“小时候常觉得孟德为人太狠毒,如今才明白孟德之所以说‘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自有其不得不如此的道理。”
李世民说的孟德,也就是曹操。曹操当真说过这句话么?其实难说,也许只是后人的
附会或栽赃。不过,李世民既然这么说,李世民肯定会这么做。听见李世民说出这样的话,
侯君集不禁对李世民认真看了两眼。他忽然觉得李世民的眉宇之间透出一些……,怎么说
呢?是英气?还是杀气?其实,是什么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侯君集觉得那股气咄咄逼人,
令他不安、令他失落。二十六年以后,当侯君集跪在刽子手面前等着吃那一刀的时候,他蓦然回想起这一幕:如果当年他没那么认真看李世民两眼,或者说虽然看了,却没产生那
种不安与失落,他会因为谋反而吃这一刀么?
当然,裴寂并不知道他那信口而出的回答以及因潜意识中的无奈而显露出来的微笑,可能救了他一命。那一晚,当他回到家中,斜倚在睡榻之上久久不能入睡的时候,他的思想基本上集中于这么一个问题:晋阳行宫中的宫女不下千人,同他裴寂打过照面的不下数十,令他裴寂心跳加速的有那么十来个人。在这十来个人之中,叫谁去陪李渊上床最合适呢?
什么?叫隋炀帝的宫女去陪李渊睡觉?那不是叫李渊找死么?胆小的主儿可能会这么大惊小怪。可李世民与裴寂都不是胆小的主儿。在他两人看来,这主意虽然是迫不得已之策,却绝对不叫“找死”,而叫“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意思很简单,就是先陷李渊
于死罪。“而后生”,意思也不复杂,就是在把李渊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指出一条生路
来。什么生路?除去造反,还能有什么别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