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红颜知音
夜深人静。梁育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白天发生的事一幕幕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地重复映现。无情的海浪、手挽手扣成的长龙、风的呼号、人们的呼喊、还有那双叫他无法回避的能搅乱他心智的眼睛。没办法,他只好起身,背上吉他悄悄朝室外走去。
弯月当空,繁星似锦,空旷的草地上异常寂静。为了不妨碍他人,梁育力图走得尽量离客房远一些,直到他确信不会影响到旁人时,这才止步。然后怀抱吉他,席地而坐。他一连作了几次深呼吸。青草的芬芳,泥土的气息,海风的咸味,他陶醉了。这样晴朗的夜空,这么迷人的风景,梁育情不自禁地拨弄起吉他来。他先试着演奏了两首大师们谱写的练习曲,目的在于让僵硬的手指活动开。随着梁育手指的跳动,一串串悠扬的音符立即在夜空中弥漫开。由于太过安静,吉他声格外清晰悦耳,也格外地轻柔和抒情。然而,此时的梁育并不想演奏名曲,他心里老是回荡着惊涛骇浪的旋律。是的,他渴望用音符和旋律把白天经过的触目惊心的那些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甚至想把自己当时的感受也揉合到琴声中去。受着这样的思想支配,梁育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节奏,激烈的音符也随之四下飞扬。指法在不断地变换着,琴声也跟随着变化无穷。忽然,琴声停止了,四周立刻一片沉寂。梁育双手捂住脸庞,一动不动地坐在草地上,仿佛一尊《沉思者》的石雕。不一会,他又像疯子一样拼命抚弄琴弦,慷慨奇异的琴声顷刻间又四散开来。如此反复,几经周折,那张扬而又汹涌的吉他声已经非常接近浪涛声了。但是,梁育心中明白,这琴声离他所要表现的意境差距还很大很大。弹着弹着,梁育整个人似乎都已经融进吉他中。很快,吉他声又嘎然而止,梁育的头又深深地埋进手掌中。
“没必要这样苦苦地折腾自己!”这是一个女人在说话。而且,这声音非常熟悉。莫不是钦清吧?梁育刚这样想。那女人又开口说话了;“即使是惊涛骇浪,它也是有起伏有强弱的,一味地高昂激烈无法表现排浪的澎湃和凶险。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发现,海浪像人一样,奔腾的时候也会有喘息,越是激动,喘息声就越大。这就是细节,增强细节的表现,就能还大自然本来面目。倘若表现手法和构想的思路能尽量接近事物的本质,那么,你所要表现的事物就会跃然眼前,就会更加逼真。表现力强盛细腻了,释怀就比较容易了。”
说话的人果然是钦清。
“琴声打扰你了吗?”梁育既感到诧异又感到抱歉。
“不!是我自己循声而至。实在睡不着,想出来走走,不想竟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
“这样的琴声也称得上美妙吗?惭愧得很,本人反应迟钝,手指笨拙,而且初出茅庐,还有待利用岁月来多加磨练。希望不要笑话。”
“此言差也!虽然目前是有些曲不成曲,谱不成谱。但是,不难看出,演奏者指法规范,基本功扎实,求学欲望相当地强烈。加上思路敏捷,勤奋刻苦,将来必定是个非同小可的传奇人物。”
钦清这番话弄了梁育一头雾水,他不知她是在讽刺自己呢?还是在激励自己。不过,人家既然发话了,岂有不回应之理。
“看不出你还是个弹吉他的高手!”
“不怕你笑话,鄙人与吉他前世无缘,今生无份。”
“可你的话句句内行,字字历练,让人不敢相信你不会弹吉他。”
“我的确不会弹,但我会听,还会说。那些足球评论员自己并不会踢足球,可真正的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还得经常聆听他们的教诲哩!”
“言之有理。那就请你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当,坦率说,多听听我的意见对你有益无害,就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纳外行提出的建议?”
“只要是善意的意见我都听。尤其是像你这种有真知灼见的高人,其评论就更有价值了,我岂有不听之理。你刚才那席话就很有分量,不用说对我的启发极其重要。不相信吗?请听听!”
梁育不等钦清答应,便自个弹奏起吉他来。回荡在夜空中的琴声证明了梁育的思路得到钦清的点拨后,确实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次,他演奏出来的音符和旋律,把大海的波涛表现得既抽像又真实。听到这样的演奏,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飞溅的浪珠,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大海的深呼吸。但是,接下来的旋律和音符显得有些零乱和混杂,虽然曲子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演奏者也激情满怀,十分投入。但是,让人感觉曲子失去了感染力,失去了重心,像一个初学走平衡木的运动员,东倒西歪,随时都有可能从平衡木上掉下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