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再发一章,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投票,收藏。谢谢!
潘巧巧下山暂且略过不表,且说元尘到了“道意禅境”后,进了玄一真人给其布置的丹房。
只见丹房之中甚是干净清雅,四周墙壁帖以山水以及古篆。正对门口靠墙之处有一云床,云床之上有一太极八卦图,中间放一蒲团,这是修炼的必备之物。紧挨云床的侧面墙壁之上各有一小窗,外面则是怪石嶙峋的悬崖峭壁,如此既能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也防止了外物的干扰。
丹房右侧还有一小小的精致炉鼎置于案几之上,炉鼎分上下两层,以示一阴一阳。
上层为鼎,象天象阳,圆周有八寸,厚度为二寸,上覆圆形之盖,盖上有桃形与云形之透雕,于中升腾起袅袅的檀香味道弥漫整个丹房。
下层为炉,象地象阴,三足拱立外示三才,内含精气神三宝之意。底口方正,尺寸四八。
上圆下方,正合天圆地方之象。炉鼎周围遍布上古瑞兽。材料质地非金非铜,非石非木。上面镌刻四个小篆:天玄地宝。
丹房的左侧案几之上放置了不少的水果,干粮。这是玄一真人特意为元尘准备的果腹之物。须知修道炼丹之人达到胎息之时才可终日不食。
元尘看毕四周,心中不由得一暖。知道惟有精修猛进方才不负两位师长的厚爱。于是进步坐到云床的蒲团之上稍做调息,即垂帘闭兑。刹时,丹房之中悄无声息,一片寂寥。
玄玄真人张三丰传给元尘之金丹大道分三乘九法。即每一乘各有三种修炼法门。道本一也,何故分三分九?
要知,一者本源之谓,乃先天。先天本无分别对待。及至后天一分为二,二演四象,四成八卦,八卦叠加为八八六十四卦。如此繁杂不过是后天万物各具五行之性之不同的关系。亦譬如母生九子,一奶同胞,却子子各有不同一样。因此,法分三乘是针对后天上中下三根而言,每一乘分三法又是根据每一根的不同情况大致归类三种入手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
如元风,元鼎修的虽是上乘道法,玉清法门。但元风是上乘之中根,元鼎是上乘之下根。之所以如此,实是与前世之功德道心的积累及今生还得有这个好机缘拜入诸如武当这样的大派,又能得授玄一或玄玄真人的倾心传授息息相关。
再说这元尘所修炼的上乘上根的法门,第一步的目的就是筑基。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决定了高楼大厦的质量。因此,这一步功法虽然不是多么的高深玄妙,但是却至关重要。
元尘敛息归根,收心入性。渐渐就达到了心息相依,神气相恋的效果。而后渐渐的用神意将内里之神气置于身外虚空当中行那最上一乘的“移神换鼎”之法。
如此行至一二个时辰,元尘只感觉虚空似乎不虚。神识好象时不时的碰到些什么,而稍稍加以接近,却又空空如洗,无有痕迹。
几次下来,元尘大感纳闷。不得要领之下,顿觉身心疲倦,难以继续坚持下去。遂从静定之中恢复过来。此时外面已是明月当空,繁星点点的时辰了。回味刚才的一通经历,元尘虽感觉收功后内心舒泰无比,灵台愈加的清明,但是除此之外却是再无其他所得。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元尘散开跏趺下地,走了两圈活动了一下身体,便向房外走去。
到了院外,看到师父的庐舍没有丝毫的灯光亮起,一片黝黑,悄无声息的样子。知道师父不在。仰头看向天空中皎洁的明月将满天的星光几乎全部掩盖殆尽,想起今天已是阴历二月十五。当年自己被玄玄师伯带来就是这个日子。屈指细数已有四个春秋了!
一细细想此四年的经历,恍惚中犹觉黄梁一梦。一番思前想后终究弄不明白是自己父母过世才使自己走上了修仙证道之路,还是自己这一世正如两位师长所说必然成就道果,而注定父母早逝呢?如若是后者,那这天道,仙道也未免太过无情可怕了!想到此,元尘激灵的打了一个寒战。不过转念一想,冥冥中诸多事宜还是不能以俗心凡胎来判断的。至此,又不由得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感到惭愧。
其实,修炼一途本就是明惑并存的。所谓,没有魔不成佛。如果什么都看得通透,看到了本源,那也就圆满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凡人就是苦业缠身,无论你是富是贫,是君是民,是老是少。总是脱不掉形形色色的一个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