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处洞府,丹田运转,脚下内劲暗生,身形一展,犹若蛟龙出海一般向崖上腾挪升起。到了崖边手触石岩,借力使了一个“懒龙翻身”站在了悬崖之上。低头看向刚才落脚的崖下一片云雾缭绕,高深莫测。不知道的人远避惟恐不及,更别说跳将下去了。实在是隐秘之极。
抬起头来,元尘难抑内心的激荡,引颈长啸好似龙吟一般,高亢声中满含着兴奋和期望。
回到玄天大殿后山的“道意禅境”见过玄一真人,并将此行的种种一一秉明陈述。
玄玄真人早知元尘在剩下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也该学习金丹大道了。所以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但是听元尘说及玄玄真人论述大道妙之时,天地间出现的奇兆后,心里已知师兄先自己一步修炼圆满,与道合真不过仅仅是形式过场罢了。之所以还留形驻世无非是因元尘的关系。待元尘三年学艺期满之后,当是玄玄真人散形天地之时!
玄一真人想到此处,命元尘去收拾物品从玄天大殿搬到此处做为炼丹的道场,如此,有了自己在旁看护,加之幽静的环境,算是修炼的“法、侣、财、地”一应俱足,无后顾之忧了。
元尘回到玄天大殿,刚到大殿外门的门口就看到十几个官兵守在那里。元尘心想,这多半又是朱元璋派人来请玄玄师伯了。想归想,脚步却未停下,一迈步向殿内跨入。守门的官兵不是一次上山来,因此,对元尘比较熟悉也就没有阻拦。
元尘进入东跨院后,看到院子正中的石凳上坐着一位头戴黑色乌纱,身着一袭紫红色的官袍,在官袍的正前面有一补子,上面绣着一条破浪跃起的飞鱼的朝廷大员,元风道人则坐在侧位。两人手端茶杯谈笑着说些什么。
元尘认识来的是当朝的二品大员,湖广布政史潘泽云。礼貌性的打了一个诺后,刚要顺势向自己的静室走去,就听门外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声音:“爹爹,这个张神仙住的武当山可真不错,比我们蜀山都不逊多让啊!”
话音还未落下,就见一个翠绿的身影迅疾的从门口向元尘冲了过来。元尘冷静的一展身形步法,用了半式“醉舞蛮歌”躲了过去。就听“咦”的一声,从其反应来看,似乎本就是想故意顽皮的吓一吓元尘,但是却没想到元尘能这么轻易巧妙的躲避开来。
身影停在原地,元尘下意识的放眼望去,只见来人瓜子脸盘,柳眉俏目,高鼻梁,面色秀美之极。身形高佻,上衣三尺有余,香肩覆以霞帔,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露裙二、三寸,裙褶细密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年龄与己相若。
元尘立即收回望去的目光,转身就欲离去之际,少女开口说到:“小道士你给本姑娘站住。”
元尘身形一停转过身来说到:“不知施主有何见教?”
少女此时两手叉腰,看着帅气的元尘眼珠一转俏皮的说到:“你刚才躲开我的身法叫什么名字?”
元尘一听之下不知如何做答,灵机一动看向自己的师兄元风道人。元风道人晓会其义,笑对潘泽云说到:“潘大人,我这师弟本性敦厚,不善言辞。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精于世故的潘泽云一听,哪还不明白元风道人话里的意思。这趟再次奉圣上的谕诏来武当山求见“活神仙”张三丰,虽然心知恐怕又是一次白忙活,但是圣命难违。况且从皇帝三番五次的渴求来判断,对武当山这个张真人那是真真切切的向往啊!自己一个臣子可不能不识抬举的自以为在这可以乱来。再者,人家道士也没什么过错,纯粹是自己的女儿顽皮。人家这么说是在给自己台阶呢。遂对元风道人笑到:“邱真人虚怀若谷,令师弟年纪虽小,但无错莫须怪责。小女年纪尚幼,顽皮而已,莫要当真。”又转头故做严厉的嗔到:“巧巧,来的时候爹爹怎么嘱咐你的都忘了吗?不许再胡闹了,速速到我身边来。”
潘巧巧眼珠一转,娇笑着转身向外面跑去。潘泽云无奈的苦笑着摇了摇头。
元尘从自己的静室收拾了一番出来后直奔师父的住处走去。过了香客止步的石墩不远,突然身后响起了潘巧巧的声音。元尘诧异的转过身来。只见潘巧巧追上来,口中说了声:“接招!”
元尘脚下一蹬,侧身一让,避开了来式。又一个滑步拉开了与潘巧巧的距离。不禁纳闷的看向潘巧巧气鼓鼓的样子问到:“敢问施主为何这般紧紧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