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阳春三月的武当山,翠柏青青。茂密的深山当中,不时传来一声声鸟鸣的清脆之音。直似不把万物从一冬的蛰伏中叫醒过来誓不罢休的样子。
这一天清晨,在玄天大殿通往武当金顶的山路上,一条矫捷的身影闪展腾挪,一步丈五的迅疾而来。奔到近前,只见他头挽道髻,上扣一枕“混元巾”,身着一袭海青色的道袍,背后斜插一柄长穗的宝剑。剑眉朗目,唇红齿白,两鬓各有一缕青丝随着身形的变化飘扬,样子很是俊美。此时的元尘身高又长了不少。
元尘一边运转自身元力提纵身体升腾跳跃,一边体会着四周气流对身体起伏的干扰与帮助。通过半年来的习练,他越发的感受到这门“梯云纵”功夫的高妙玄奥。这是玄一真人为了方便他往返于玄玄真人所在的金顶与玄天大殿之间的的极远路程,终日观察飞禽的翱翔特点之后,结合深厚的道法神通,创出的轻身术。这门功法对待玄一真人这样的御剑飞行的剑仙自然是如同鸡肋一般。但是对于道法尚无深厚境界的元尘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这“梯云纵”首先要将自身散乱的气机团聚于气海之中,然后再壮养至周身气机鼓荡。最后收之下沉于脚底涌泉。当行功者运转开来,脚下如有气球一般,将人反弹离开地面,身体也一动无有不动的流转气机闪展开来。如此,身体既有弹性,同时又很轻盈,每一闪一展都是根据周围气流的变化来调动行功者以最合理的形态借力潜行。功夫达到深处,身体之形与平日没有区别,只是奔行之间脚底如踩着云朵一样一步几丈远的纵跃。另外,在创出这门功法之后,玄一真人发现在修炼纯熟之后运行此法,不仅仅没有长时间的消耗感,而且还能达到人体与外界能量的交换。非常有益于修炼者培本固元,甚至是伐毛洗髓的奇妙效应。这倒是玄一真人之前所没有想象得到的神奇效果。
元尘快要达到金顶之时放缓了速度。当离金顶还有两三里路的时候,元尘突然向一处悬崖下面纵去,在急速的下降中,忽然半空似乎多了一处落脚点,此时元尘脚尖一点,屈膝一弹,随即迅速的射向悬崖下面一处掩盖巧妙的山洞。进入洞内的元尘想到第一次随玄一真人来到这里时,自己表现出来的惊诧不由得暗自好笑。
这洞内是渐走渐宽,空气干而不燥,润而不湿,四季都是清幽凉爽。内有一石床,床头案几之上放置几卷道典和一拳头大小的紫金香炉,上面雕刻着两只展翅飞翔的仙鹤,虽然香炉不大,但是图案栩栩如生,美仑美奂。淡淡的檀香自炉内袅袅升起后又飘散于四周。洞室内另有两个石凳,除此之外,空空如以也。
元尘走到案几前,恭声向石床虚空之处作揖说到:“元尘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石床之上盘膝静坐的张真人从虚空中显露出身形。然后对元尘说:“但坐无妨。”
元尘听后也不扭捏,就近寻了一个石凳就坐了下来。
张真人看元尘坐定后说到:“从前年中秋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日了。此前,玄一师弟传你剑典三篇,以你目前的道法修为,仅可修习初篇之慧剑情丝。至于中篇之心剑杳冥,以及上篇之性剑归元,则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适得其反。须知我辈修道不以艺多为荣,亦不以技少为耻。所谓‘一招鲜,走遍天’。虽然此话有些托大,但是能循序渐进,专一专志,一切自然水到渠成,此乃天道不变之律。而我们传你拳,剑,丹,雷四门道法,既是为了方便你日后下山应劫渡世,同时也是因为这四门道法在修炼上忽有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