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字符:项羽藏宝的破译密码千年待解之谜
浙江绍兴柯岩街道的项里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项羽宝藏的传说。项羽于江东起兵前夜在项里村埋下了12面金锣,而找到这12面金锣的关键就是破译村东草湾山上所刻神秘字符,破译了字符,就能找到宝藏。
曾有人开高价宣传掌握了宝藏的破译方法,也有人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方式,12面金锣到底价值何许,埋藏何处,到现在还是一个迷……
一、开价150万元破解的神秘字符
2005年的夏天,浙江绍兴旅游局副局长鲁锡堂收到几封信,全是当地市、县有关领导转下来的,且都来自同一个人。该人在信中声称:谁给出150万元,他就马上解开项里村字符之谜,并宣称,并不是拿这150万给自己用,而是另有其他的用途。
为撩开神秘人的面纱,鲁锡堂根据信中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对方通过电话取得了联系。他觉得那个人说话一套一套的,似乎很精通某种古文化方面的知识,听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儿。鲁锡堂说,除了他之外,市里还有不少人接触过这个“神秘人”,但他当时表示,暂时还不能透露有关“神秘人”的其他信息。
价值150万元的破解密码,将有关“神秘字符”真实性的传言摆在了桌面上,鲁锡堂认为,在事实未完全弄清之前,对任何结论都不能轻易否定。所以,“神秘人”的狂言,鲁锡堂以及绍兴县旅游局等有关部门都有所重视。
但鲁锡堂当时还说“不是说他要150万就给他150万,这要看是否能在里面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件事再也没有了下文。
如果只是破解字符就要150万,那这个字符下将隐藏着多么大的一笔宝藏呢?
草湾山位于绍兴著名风景区豆雾尖北麓,海拔约70米,东西长400余米,山西面是一座新修的项羽庙,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灌木林,所以虽然山脚下就是项里村,但村民很少上山。“项羽藏宝图”就在人迹罕至的草湾山一侧。
字符所在的石块是一块不规则的五边形石头,呈拱形,青灰色,“爬”在山腰上,宛如一个巨大的龟背,大约长5米,最宽处约有3米,最窄处约有1.5米,石面上有淡淡的绿苔印。所谓的“项羽藏宝图”,就是刻在这块大石上的印记,是用锋利的锐器所刻,深7~8厘米,宽约5厘米,所刻的笔画都是横和竖,方方正正,有的组成几个大小不等的矩形。字符样式古朴,不似篆文,也不似金文,整个图形不像是写的什么字,酷似房屋的平面图。随着时光的流逝,整个字符的表面已很粗糙,各个笔画的边角已变得光滑。
如果这“藏宝图”为项羽所留,那它至少存在了2000多年,为什么就没有人解开谜底呢?据当地村民介绍,草湾山上的神秘字符只是项羽所留“藏宝图”的一部分,当年项羽将“藏宝图”分开刻到了几块石头上,而想要真正破解这个“藏宝图”必须找到其他的“藏宝图”。然后将它们拼在一起,这样就能解开“藏宝图”的秘密了。如果真是这样,“藏宝图”到底是由几块组成的呢?项里村的村民无人知道。
据称,村里也有好事者曾去寻找过“藏宝图”的其他部分,但最终没有结果。目前惟一被发现的就只有草湾山上那一块。
那么,12面金锣又是怎么回事?
二、项羽起兵铸金锣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宿城区)人。自称“西楚霸王”,把梁楚九郡当成自己的领地,其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早期,项羽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项梁被秦军杀死后,项羽带领起义的楚军继续反秦。秦朝被推翻后,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亚父”范增之言,放走了刘邦。最后,项羽被刘邦的大将韩信围于垓下,自刎于乌江。
据《史记项羽本纪》上记载,项羽因叔父项梁犯命案,两人一同避难吴中,并曾有一段时间生活在会稽一带(即绍兴)。两人在项里村一带隐居,得当地村民庇护。此后他们暗中积聚力量,招兵买马,很快募集了8000江东子弟在附近练兵,铸12面金锣日夜操练。起兵前夜,项羽为报答村人,命士兵在山上连夜埋下12面金锣。
在绍兴当地新近出版的一套鉴湖系列丛书中,对项羽和项羽宝藏的传说更有详细记录,书中写道:“为了反秦,项羽与叔父项梁在项里一带召集旧贵族子弟8000余人,用12面金铜锣,鸣锣教战,习武练艺。这12面金铜锣精工细作,别具一格。分别用80%的黄金和20%的黄铜合铸,锣大如轮,声宏音清,背面铸有12生肖图,价格不菲。时间过得飞快,项羽要告别项里百姓了,他决定将12面金铜锣留给项里。于是命令士兵深夜在项里草湾山附近挖坑藏锣,然后又在草湾山上凿下了字符。如果谁能认得此字,便能找到那价值不菲的12面金铜锣。”
在绍兴县越国文化博物馆,《康熙会稽县志》上有一段文字记载:项梁、项籍杀会稽首殷通,举兵于会稽。这里所说的会稽就在绍兴附近,而项籍就是项羽本人。2000年前项羽和他叔叔项梁杀了会稽县首领殷通,起义造反。
村里几位老者说“项里村”的村名也是根据项羽而起的,不仅如此,项里村内还修建了一座项羽庙,当地百姓尊称他为项羽菩萨。据说这一习俗已延续了几百年。为项羽修庙,这在全国各地也是屈指可数的。种种迹象表明,项里村与西楚霸王项羽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
如果以上这些都是事实,那大若车轮的12只金锣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呢?
1973年以来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大量的战车,相当一部分战车车轮的直径在1.4米左右,如果说锣大如轮,那么项羽当年埋藏的十二面金锣,每一面金锣的直径也应该在1.4米左右,这么大尺寸的锣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比较少见的。
铜锣的中央部分略高,它的大小、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决定锣的音调的高低,低频锣发出的声音沉闷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当年项羽铸十二面金锣目的就是利用锣声操练军队,但是专家对于秦朝末年锣的制造水平产生了怀疑。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