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帝王谱-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中国远古帝王谱> 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1 / 2)

尧帝姜密共有十个儿子,他的元妃名叫女皇,是散宜氏的女子。帝裘二年(丁酉,前2184)女皇为尧帝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姜朱。

帝密十八年(甲戌,前2147),有人向天子告发,说尧帝的长子姜朱为了谋求天子之位,结党营私,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姜密很生气,他虽然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有人举报,他又不能不无动于衷,只好狠了狠心,把他封在了丹水(今河北冀东滦河),限他三日内即刻动身,不得滞留朝中。当时的丹水远离帝都,是一处很偏僻的地方,把姜朱一家封到那里,实际上就是把他们全家流放到了边远地区。

关于丹水的地理位置,历来说法不一,《山海经,南山经》载:“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判断当时的丹水很可能就是流经今河北冀东的滦河。滦河源出于河北承德市丰宁县境内的巴延图尔古山麓,其地有山名窟窿山,窟窿山亦称穴山。其水北流进入内蒙,与发源于赤峰市红山的吐里根河汇合,然后南流。红山又称丹山,丹山之水与穴山之水汇合,古人称之为丹水(非今之丹水),今称滦河,其水南流,经今丰宁、滦平、承德、宽城、兴隆、迁安、迁西、卢龙、滦县、滦南等市县,于昌黎、乐亭两县交界处注入渤海。

帝密二十年(丙子,前,2145),尧帝姜密年老,召集大臣们推选天子的继承人。许多大臣都建议传位于尧帝的长子姜朱,姜密却摇头说:“朱虽然是我的儿子,但他品行不端,传位于他对天下百姓不利,我不能为了使他一人得利而让天下人受害。”大臣们很受感动,便向他推荐了冀州贤者舜,说舜以孝闻名天下,品德高尚,万民敬仰,有天子德义。

尧帝听从了大臣们的意见,先详细调查了舜的身世,得知舜乃一千五百年前颛顼高阳氏的后代,世代为贵族。颛顼有个儿子名叫穷蝉,穷蝉传十世名敬康,敬康传十世名勾芒,勾芒传十世名桥牛,桥牛传十世名瞽叟,瞽叟就是舜的父亲。舜的母亲早亡,父亲又续娶了一位后妻,成为他的继母。继母后来怀孕生下一子,取名象。父母偏疼小儿子,对舜进行歧视和虐待,但舜胸怀大度,始终对他们进行忍让,赢得了乡邻们的好评。尧帝便让舜入朝为官,把他封在了虞邑(今山西永济市),号有虞氏。此后舜始称虞舜。

尧帝姜密执政时期,除了大洪水造成的天灾之外,一些势力强大的贵族和功臣也开始居功自傲为所欲为,人为的动乱也时有发生。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使帝尧陶唐氏政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尧帝姜密虽然有十个儿子,但都智力平平,难以担当治国重任,他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有治国能力的人来挽救行将衰亡的唐尧政权。尧帝姜密见到了舜以后,从他的举止言行和他在百姓中的口碑里了解到,舜确实是个人才。姜密思忖:我的十个儿子都平庸无能,看来是指望不上了,这个舜倒是具备天子之德,如今我的两个小女儿尚在闺中,如果召他入赘,让他成为我的女婿,然后传位与他,即可保我唐尧政权的延续,自己也可给后人留下让贤的美名,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没过多久,尧帝姜密便把自己的两个小女儿同时嫁给了舜,并且让九个儿子与他交往,从而形成牢固的血缘家族势力。

紧接着,尧帝姜密又任命舜为百官之长,让他代替天子去巡视天下。

帝密二十一年(丁丑,前2144),崇伯鲧治水初见成效,很是高兴,心想:我如果治水成功,尧帝一定会重用我,最起码也得提拔我为辅政大臣。他正欲使人往帝都报喜,忽帝都派信使送来消息,说天子已经选定舜为帝位继承人,位列三公之首。

崇伯鲧大怒,气呼呼地对信使说:“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之首,此帝之不公也!。”便使人随同信使入朝质问,以示抗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