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爱的距离-第145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1 / 2)

传染病院建议的消毒液消毒。

这时医院的清洁人员也严重减员,而消毒工作繁重,李波冲方院长笑道,“咱们的专业现在还不到去一线的时候,不能跟专业的比。我看我们就充当清洁人员,去做体力活消毒重污染区好了。”

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到达急救中心的当天,正是急救中心出现第一例飓风病例的第十天,到这一天止,已经有54位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病倒,其中有31例已经确诊为飓风病例,大部分已经转到传染病院,三天前第一传染病院表示暂时实在已经没有床位接收更多病人,于是8位确诊感染飓风的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和21位确诊感染飓风的其他患者,留在急救中心治疗。另有40多名包括了医护人员在内的疑似患者,20多名排除了飓风病例可能,但是高热,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20多名因为车祸,或者其他与呼吸系统疾病无关的突发重症收入的患者。

自这一天上午10点开始,李波便与方院长,急救中心两位主任一起,先一一检查20多名确定与飓风疫病无关的病人,因大多为外科病人,李波和急救中心的主任们一起细过患者情况,对于伤/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与医科大学各个教学附属医院联系,协调转入;并再三强调,因为患者毕竟从急救中心转出,无论家属,或者患者,都应隔离观察,而相应接收医院也需要严格遵照隔离观察的防护规定操作。

五天之内,李波与第二第三医院的两位主任一起,帮助方院长将20多名与飓风疫病无关的患者全部转走,与方院长和其他急救中心非呼吸科出身的院领导一起,亲自戴上手套口罩,提着消毒液,喷枪,一寸一寸地消毒严重污染区域,重新按照污染程度安排病房,其间,通过与第一医院及其他医院的联系,得知第一医院如今也已经确诊了6名病例,其中包括了当时抢救心梗患者的一名心内科主治,一名护士,而第三医院,接收了包括心梗患者儿子与其同学在内的,那条传播途径上j大的7名患者,另有2名从急诊收治,后确定的患者;j大那条传播途径,因为当晚第一医院的及时通知,接诊医生做好了所有防护,并无医护人员感染,而急诊收治的患者,感染了两名接诊护士,一名值班医生。

凌远表示第一医院如今有相对保障的防护系统,除最初的两名医护人员因不知情状况下接触患者感染之外,到现在,并无一线的工作人员再度感染,而现在已经压缩普通门诊和外科手术用房,建立的特殊门诊,专门接收发热病人,与其他门诊隔离开两条通道;而为确诊病例住院而腾空的小楼,大约可容纳近70病人,并且腾空两间重症病房,为飓风病例的危重病人做准备。

“可以先转过来10个。第二医院和第七附属医院那边,也可以接收一些,”凌远对李波道,“减轻一下你们那边负担。患者密度太大的话,任怎么小心,也难免继续交叉感染,再度大爆发。”

“娘家势大真是美好。”李波长吁了口气,“我跟你说实话,我硬充镇定下去鼓舞士气,可是看着那么多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没有条件彻底分开,心里一阵一阵地发麻。对了,今天接到了卫生部拨下来的口罩隔离衣和消毒液。你催的?昨天晚上我与老方他们继续奋战消毒,带着工人们仔细消毒每一个角落,这一波过去,应该马上能有一批相对安全的区域。”

“再坚持一下,我想上面也快有动作了。老郁这几天都没再出来宣布‘北京是安全的’了。这几天你那边有新的医护人员感染没有?”

“陆续有发病的。但是逐天减少,考虑到我们来之前那天发生有发热症状的医护人员高达21人,之后的五天,明显是在好转;目前我们过来的人没有生病的,到今天急救中心的人也没有再度出现发病的。我想这跟做好了防护和降低劳动强度都有关。所以,如果能继续转走一些患者,对这边是很救命的事情。对了,转10个病人回去时候,我会让刘老师和赵老师一起回去,换两个人过来,一方面,这些天二老可是诊断的主力中的主力,手里每天过的患者得有4,50,片子看得上百,他们毕竟年纪大了,这样可吃不消。他们回去,一方面你安排一天给他们休整一下,一边也确实带下面的大夫,就这些病例,深入学习了解对付飓风疫病的防护规则,确诊标准,治疗原则。我看,”李波叹口气,“后面还是会有大批病人,几大医院都免不了接待大批病人。急救中心这里,没有政府政策,不能绝对限制患者或者家属回家,也有不知道多少早期患者,没有及时报告流行病管理部门,我推测现在社会上存在不少病例。”

凌远对于李波的建议简单说了个好字,再又交流几句,李波又感叹一声,“这个感染发病人数虽然不断地还有,但是总体趋势放缓,我心里也算开始对我们的防护系统有了些信心。也放下了点心。”

然而就在这天晚上,李波正打算带领如今归自己管的一队清洁工一起,继续去消毒列为次污染区的几间病房,却见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慌慌张张地跑来,还没站定就说道,

“林大夫……林大夫突然晕倒……”

美国西岸,c州x大学,正是下午3点半。

苏纯和郁宁馨一起从x大医学院医学中心走出来,她们刚刚结束一节长达2小时的临床医学研究基础的课。

她俩共同被选进入这个为期2年,包括5个国家,9个大学,11个医院,包含了解本专业如今的前沿发展,观摩临床实例;进修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目的是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人才。她俩专业不同,所以专业课部分各自有安排,但是基础理论和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课程却是跟另外20个从各个其他医院选拔的年轻医生,共同上课。

这个项目课程安排极其紧张,时常是一整天的专业观摩,跟随医院医生轮手术室门诊之后,晚上开始上公卫课,周末也都安排满满。即使如苏纯这样,从小不把念书当负担,更习惯吃读书的苦的,也觉得不轻松;至于其他小医生,一大半倒都是类似郁宁馨这样的卫生部子弟或者其他部门的官二代,只上得是叫苦连天,好在大家不管怎么少爷小姐,毕竟都是在国内做住院医已经做了至少一年,倒是没有一个真正躺倒哭着回国去。

然而,在国内只要一口真气提着,做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决心,拥有不怕上司斥骂的超厚脸皮,坚持一天只睡4小时不昏倒的精神头,日子还是要好过些,这里,作业多多,都用英语,这就愁坏了不少人。郁宁馨已经是一个多月每天只睡3个小时,咬牙独立完成所有文献阅读和作业了。虽然千创百空,却始终没有求助于苏纯而苏纯显然是同项目好几个其他同学的求助对象。这却并非因为郁宁馨在苏纯跟前不愿低头事实上,得知将共同出国的当天晚上,俩人不约而同地都半夜上了楼顶天台,都拎了半打青岛啤酒,彼此在天台碰见,又都吓了一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