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2 / 2)

第二,浪漫主义——此乃称霸中式菜肴命名学的主要流派,充分体现了中文的美学意境。常见的“凤尾虾”“霸王别姬”以及“金华玉树鸡”之流,在浪漫派的意义上,只能算是小菜一碟,看了以下这份清代“苏州船厂菜食单”里罗列的部分菜名,大概才会懂得“风雅”二字究竟该怎么写:

珠圆玉润、翠堤春晓、满天星斗、红粉佳人、遍地黄金、桂楫兰桡、花报瑶台、玉楼夜照、玉女晚装、堆金积玉、江南一品、醉里乾坤、秋风思乡、八宝香车、紫气东来、琉璃世界、鱼跃清溪、八仙过海。

知道的,是吃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失传已久的姑苏十八景。

当然,再动听的菜,一旦吃将起来难免乱做一团。这两大流派之间,也一直都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其衍生出来的“考据派”和“数字派”,就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地名+食物或是人名+食物,乃中外通行的一种食物命名方程式。前一种,取的是事物的诞生、发迹之地名,如德州扒鸡,青岛啤酒;后一种,则是发现、发明或推广此食物者的姓名。这一项,尤以中国为甚。尽管外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夏多布里盈牛排等等皆为人名,但是,毕竟不如我国的“苏东坡系列”、“张大千系列”、“宫保系列”或者“麻婆系列”之类来得普及。

我猜想,这些食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初期,其所冠的地名和人名大概在某种程度上给经营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润增值。不过,随着人事的代谢和地域的变迁,食物之前的地名和人名在继续增值的同时,也正在逐渐地带来一些麻烦。

比如,对于粤菜馆菜谱上常见的“扬州炒饭”和“福州炒饭”,食客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因为这两种炒饭的特点,就是在中国境内的大部分省、市以及海外的华人聚居地都吃得到,除了扬州和福州。事实上,所谓“扬州炒饭”,就是将饭干炒,“福州炒饭”即是将饭湿炒,而已。在最初,干炒、湿炒跟扬州和福州这两座城市多少有点关系,只是时间一久,就蜕变为两个仅仅指示着不同炒饭方式的符号,于淮扬菜和闽菜的风格毫不相干。至于今天处处叫卖的“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这个地名几乎是欺诈的同义词了。

当然,“扬州炒饭”和“福州炒饭”只在粤菜馆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无论如何,你都不可以打电话通知酒店洗衣部的职员说:我有一件衬衣,请用“福州洗”,而另一件西装上衣,一定要“扬州洗”。

此外,我认为“人名食品”也会造成不大不小的语法混淆,譬如,习惯了“猪肉”或“牛肉”这样的词组之后,接着上桌的一道“东坡肉”,冷不丁地就会把人吓个半死。

数字派,是中菜命名学里最有文化最有生命力的一支,几乎包含了中国民俗和汉语文学全部的修辞技巧。

“以”字部的菜肴,常做“一品”,多为贵重之物,原因可能与“一品”这个尊贵的古代行政级别有关,充分体现了吾人对权力的念念不忘。“二”者,双也,碗碟里的“双冬”(冬笋和冬菇),“双丸”(牛肉丸和鱼肉丸)历来深受欢迎,当然“二锅头”则另当别论。

至于“三”这个数字,对于中国数术和中国菜名来说,均代表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以至于以“三鲜”或“三丝”为关键词的菜名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古今馔名中所含之数字以“三”为最多,在六十个以上。

《四喜诗》所列举的四件中式喜事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故,只要把四块平淡无奇的红烧肉盛在一个盘子里,就可美其名曰“四喜肉”,聚集四粒极尽家常的肉丸,便得名“四喜丸子”而登上喜宴。

接下来从五到十,也是各自精彩,曾有好事者以一至万自撰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宴席菜单:

十菜:一品锅,两做大虾,三色菠菜,四喜丸子,五柳鱼,六壳蒸鸡,七星子蟹,八宝鸭子,九转肥肠,十色豆腐;

一汤:百燕打伞;

一面点:千层油糕。

万字不太好凑,一方面在吃食上即使脸皮再厚,敢于称“万”的终究不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万”字这一皇家御膳之常用吉祥符号的避讳。好在还有“饭后烟”这一说,这场数字化盛宴于是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万宝路。

不管数字有多美好,始终无法回避的,还是后缀于菜名的那一组组毫无情趣可言的阿拉伯数字。

虽然隐喻、含蓄乃汉语修辞及中式美学的特征,不过,站在吃喝的角度,我始终认为这种修辞手段还是应该更多地适用于情书或辞职报告之类。

就拿粤菜来说,由于广州在历史上一向远离宫廷,本地的文人雅士多不入流,故菜谱的文体和文风亦不太讲究,以直来直去者为多。只是那平日里看得明明白白的字们,每到农历新年,却齐齐变身为四字吉词,如“大展宏图”、“发财好市”、“金玉满堂”,就像是春联贴错了地方。当然,久居广州者,想必都懂得“大展宏图”是鱼翅,而“发财好市”其实是发菜焖蚝豉,在大多数节庆喜宴的菜谱上,一个外地人多少也能猜到,“碧绿”可能是蔬菜,“玉树”则应该是一条较长的蔬菜,至于“凤凰”为什么会是鸡蛋,“珊瑚”何以竟指蟹黄,难免就会有点晕菜。

过度的隐形书写发展到极端,就会出现一种并不常见,但是非常超现实的菜名。曾有报道说,河南一饭馆老板,“为了痛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罪恶行径,激发郑州市民的爱国热情,推出了几道客人既爱吃又解气的‘爱国菜’”;“克林顿莱温斯基”,“椒盐北约”,“轰炸白宫”。除了“莱温斯基”是鸡之外,估计“轰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