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1 / 2)

路越修越长,桥越补越多。在这个地方,路是羊肠小道,象一条蛇蜿蜒在山的中间,白白的耀人的眼睛。桥是石头的拱桥,一块一块地石头彻起来,在小河沟的地方上,有人的地方,门前就有这样的一座石桥。河边种的是柳树。绿绿的柳树。春天是一弯翠绿,秋天是一地黄叶。老辈保留着古风,大了的柳树一律砍了头,于是在大柳树的头顶,就形成了一片蘑菇一样的顶。很象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景色。可是村民不知道什么《清明上河图》,他们只是要种了柳树护堤,只是要砍了柳树头和枝来当柴烧,结果就形成了这样的古色古香的景色。

在这样的柳树下,在这样的小河旁,经常可以看到任之初老汉从地里回来,肩上扛着一块石头,放在要修的桥的地方,笔攒够了,在秋忙之后,他就把松动了的石拱桥加固,在没有桥的地方修建一座新的桥。

(bsp;大家都说他快成了一个善人了,离生孩子的日子不远了。

可是妻子,那个小巧玲珑的妻子,那个中看不中用的老婆白白的肚皮,就是不见鼓了起来,也不见有吐的动静。任之初不由得暗地里骂,“他妈的,莫不是娶回了一头骡子,一头不会下驹子的骡子。”

又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说是生养孩子和老母鸡抱窝差不多,要先用一个引蛋,这样老母鸡才会去暖,这会引来一群的小鸡。意思是让任之初去抱养一个儿子,以防以后不生绝后。有人这样做了,也真的生了,这延算是引子吧。就象服药时用的药引子一样,引一个辅助的引导作用。

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也真有好事的人帮着打听,很快的在快要出山的地方,一个和流峪口的地方,打听到了一家生儿子太多缺女儿的人,他们愿意把儿子送人。什么也不要。任之初是忠厚人,去抱孩子时怀里揣了两块银元,下午把孩子抱了回来,又买一只奶羊,让老婆用白白的羊奶水养活这个孩子。

有了一个抱来的儿子,家里的事一下子多了。有时任之初从地里回来了,饭还没有做好,只好自己来做。冬天里还得他一个大男人拿着尿布去门前的小河洗。这么一折腾,两口子之间的事少得多了。有时刚开个头,小孩子在旁边哭了起来,热辣辣的两口子一下子没了兴致,一点劲也就没有了。

就在这时候,任之初的妻子的肚子却大了起来。

第七章手心手背

世上之事,多是有心求之而不得,无心插柳而柳自成荫。生儿育女怕也是这样。任之初老汉费尽力气,全身心地致力于造人运动时,送子娘们偏不理睬。而在他就在进入五十,妻子也四十岁的进候,偏偏地怀上了身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一个小山村里的神话。

当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说是一个男人过了五十才能生于儿子来,真是怪事。要能生早就生了,用等这么几十年吗?原来大家都说这个女人有毛病,纷纷地劝任之初另办一房女人,再找一个小的。可任之初不愿意。他觉得象他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外来的逃荒户,还一妻一妾的,让人笑话不说,弄也不好也会折了自己的寿的。这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拖了下来。

好了,好了,现在好了。他任之初现在不也是有了自己的儿子吗?

遇到朋友们和他开玩笑,问他这个孩子是他的种吗?任之初老汉会大声地说:“不是我的,是谁的,你说,你说?”别的人真的回答不出来。因为在小小的山村,男人本来就不多。任家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周围也没有风骚的男人,不规矩的男人。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她跟谁近乎。再说,一个小小农户,整天白天两口子在地里滚爬,晚上在一面土坑上折腾,别人也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插在他们中间啊。

一句话,这是任之初的种。是他的骨血。

不过为什么以前他们两口子就生不出来一个儿子,而现在突然就能行了,这是一个难解之迷,留给未来的科学家去解释吧。

小山村的人自有小山村人们的解释:这是因为任老汉一心向善,修桥补路,感动了上天,老天才送给他一个儿子,以此来表晨人心向善,自有善报。有小伙子不听话,小媳妇不孝顺,就有人拿这个例子来教训他们,以示天理之不灭。

在村人的议论声中,任之初老汉媳妇的肚子一天一天地大了。她是一个个子很小的人,平时走路摇摇摆摆,很有一些风摆杨柳的意思。可是现在怀了小孩子,那样子就有些悲惨了。全身不成比例,肚子特别地大,下部尖着,走路说话都要喘气,一副经受不了这种生活的样子。

任之初也知痛知痒,事事痛她让她,没事就让她一个人出去溜溜,听人说,多活动,多干轻松的活儿,将来生产容易。

时间如梭,日月似箭,转眼十个月就过去了。

任之初的老婆子生下一个男孩。

这真是上天有眼。四十岁怀孕,第一胎就生了一个男孩子。真是老天有眼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