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也要多加关心。英宗见到襄王所上二书,才知冤枉了襄王,乃召见襄王,与之促膝而谈。此后,英宗很后悔杀了于谦等人。
英宗复辟后,立即大肆封赏夺门功臣。徐有贞爵封武功伯,以兵部尚书兼大学士入阁预机务。石亨进爵为忠国公,太监曹吉祥被赐予锦衣卫世职。其他在政变中有功的官员,也分别被封为侯、伯或加官晋俸。投机者在宫廷政变这场政治豪赌中,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些政治投机分子当政伊始,马上就露出了丑恶的嘴脸。其中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人,依仗夺门迎复之功,最为骄横跋扈。
英宗因徐有贞有才,对其十分宠信。石亨、曹吉祥十分怨恨,日夜图谋打击徐有贞。此二人使用离间计,使英宗疏远了徐有贞,后又唆使言官弹劾他“图擅威权,排斥勋旧”,致使徐有贞被逮入狱,贬为民,发配边疆。徐有贞被免后,石亨、曹吉祥更加招权纳贿,肆行无忌,不断被人告发。石亨后来也被逮入狱,于天顺四年(1460年)病死于狱中。石亨完蛋后,曹吉祥惶惶不可终日,认为自己与石亨同功,石亨既败,自己绝不能独全;于是,渐蓄异谋,结死党,阴谋废掉英宗,于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事败,被凌迟处死。
于谦案五(4)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二十六日,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改年号成化,大赦天下。于冕、于康等也获释归钱塘老家,上疏为其父申冤平反。不少大臣上奏于谦确系冤死。成化帝遂降旨旌表于谦功勋:“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我先朝,茂著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权奸之所害。在昔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故复卿子官,遣人谕祭。呜呼!哀其死而表其生,一顺乎天理;厄于前而伸于后,允惬乎人心。用昭百世之名,式慰九泉之意。灵爽如存,尚其鉴之。”遂为于谦昭雪,恢复于谦生前原有官爵,将于谦故宅改为“忠节祠”,成化帝御笔题词。成化二年(1466年),皇上又钦派大臣赴钱塘三台山祭奠于谦,刻碑铭文。
成化帝崩后,孝宗朱祐樘继位,降旨为于谦赠谥诰祠额,谥于谦“肃愍”,额曰“旌功祠”,并为于谦雕塑铜像,每年春秋两次祭祀。嘉靖年间,又将于谦侑享于功臣庙,与开国功臣刘基等并祭。万历年间,以“肃愍”谥号不能彰显于谦忠贞功德,改谥号为“忠肃”,子孙世袭。
于谦冤案到此得以完结。此后的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都对于谦墓祠有所修缮,使于谦的功绩更为世人晓知,得到世人的尊重爱戴。
于谦以令人仰止的功德气节,惨遭屠戮,于谦的功绩和精神却永驻人间,万代景仰。当时及其后的不少文人为其作诗赋咏。万历年间,钱塘人孙高亮为于谦事迹感动,作纪实小说《于少保萃忠传》四十回,开了当代人为当代人写小说的先例。
于谦墓在杭州三台山,宋代冤死的著名大将岳飞之墓在杭州栖霞岭,南北遥对。不少人的诗作或联对将于谦与岳飞并列。如杨鹤的对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功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明末浙江鄞县人张煌言,号苍水,力主抗清复明,曾与郑成功联合,率兵攻清。他对于谦十分敬仰,曾作“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联。他被捕后,也期望死后能被埋葬于西湖边:
梦里相逢西子湖,
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
添得新祠一座无?
张煌言就义后,后人就将其葬在杭州南屏山南麓,并建“张苍水祠”,与岳飞、于谦号称“西湖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