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1 / 2)

搬开大泡沫;看到里面的东西,他微皱的眉舒展开来,那是一把儿童吉他。他将它抽出来,然后递给她。

安凝木自然认得出张把吉他,正是那天她于小景一同去买的。她把吉他执在手上,有点迷糊。

施浩晨看了看盒子,发现盒子的底部还要一个信封,也便递给了她。

她接过来,看到信封上画了一大一小的两个人,手牵着手,上面还有一个带着笑脸的太阳。她看着信封就笑了,大概也猜到是小景给她写的信。她拆开信封,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有娟秀的字迹,另一张有童稚而可爱的图画。

只是,她看完了信便变了脸色。施浩晨自她手中拿过那两张信纸,看完以后,他摸了摸她的发端,对她说:“别担心,慕熙会找到他们的。”

她闷闷地应了声,然后往屋子里走。

这封信的大概内容是,凌绮已经带着小景离开,未能当面道别,请求见谅。

安凝木自然是对他们甚为想念,她尤其不舍得小景,这孩子就像一个专门来拯救她的人,每次他都会让她有所感悟,他的童言稚语里包含和许许多多的智慧。那段日子她情绪其实很低落,尽管有姨妈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她那份惆怅寂寥是无法隐去的。她突然对自己乃至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做了那样多的事情,回头看来,竟无一值得嘉许的。直到小景与她在一起,他会告诉她一些经常被她忽视却充满着爱的小事。透过孩子那双纯净的眼睛,她仿佛也可以在这烦嚣的世界里找到很多莫名的感动。

于是,她有空也会到路德圣母

堂,有时跟住凌绮在教堂祷告,有时也很与小景坐在教堂外的藤椅上看人来人往。尽管她不信教,但是她同样这这里收获到一份安宁。而小景教会她的是,就算生活超重或失控,只要有一颗不带物欲的心,也可从烦嚣中抽离。

自此,她也学会了思考自己当下的生活和未知的人生。

有一次,她很好奇地问小景是否想念他的爸爸。

小景不假思索便回答,想。

她一瞬间便想起了卢考玲,或者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她突然觉得伤感,也不顾小景那样的年纪,便问,你恨他吗?他并不能陪在你的身边。

对于她这个问题,小景感到疑惑,但他还是回答,不恨。因为他知道他爸爸也很想他,就像他很想爸爸一样。

安凝木当场就哭了。从前她并不知道血肉跟情感是相通的,她一直觉得这些年来孤单痛苦的人只有她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身边的人与她无异。这样的道理连小景都明白,为什么要到她失去了一切,她才开始领悟。凭什么她就能够这样义无反顾地发泄与报复,而旁人只是默默地接受并对她纵容?

这些天,安凝木一天比一天沉默,她心中的压抑找不到渠道发泄出来,这个人都显得憔悴非常。尽管施浩晨对她事事迁让,也不能让她快乐。

“要不我们到外面走走?”某天阳光灿烂,他倒想让她出去玩一下,总比闷在家里要好。

安凝木想了一下,说:“好呀。”

最终施浩晨还是决定驾车,他担心走太久她会累。安凝木也不反对,坐在副驾上指挥他。

车子停在江滨的某一街区,安凝木率先下了车,绕到车子的另一端将他拉了出来,“我们去唱歌吧!”

沿着长长的江滨小道走,恰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以及温温吞吞的轮船。小道的绿化做得十分好,在这个好时节里,正是有那一树一树的花开,粉嫩的花瓣随风纷扬而落,美不胜收。

为了迁就安凝木,他走得很慢,他的右手牵着她的左手,而她有点调皮地将手晃呀晃的,有时候走着走着又停下来去看嗅嗅花香,听听鸟语。两人皆是沉默,偶尔相视一笑。尽管如此,他们也不会觉得无聊,反倒有一种说不出的融洽。

安凝木带着他走过层层巷陌,终于来到了一个街区的公园。她引他到前方的人群,还没走进,就听到一众歌声。《

br》

教唱的中年妇女人称红姐,她是一个寡妇。她的丈夫原是环卫工人,而她是一个音乐老师,两人皆依靠着不算丰厚的报酬过着平淡却知足的生活。只是祸从天降,某次他在清理道路上的车窗垃圾的时候,被一辆重型卡车卷进了车底,当场死亡。不久以后,她便在此开设了这样一个的歌班。

她没有什么很好的设备,就连那歌词都是手写的,歌词的上面注了简谱,用两个大大的夹子夹在绳子上,在歌词旁边,挂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幸福生活乐绵绵”。

地上还有数十卷歌词,分别用两个布袋装着,看上去有点残旧,甚至笔迹褪色,但依旧没有减少大家的热情。

上次她来的时候,唱的是《雪山阿佳》,那日她无聊,便站在一旁看着形形□的人在跟着红姐高歌,不知不觉地,她也跟着唱了,那种感觉很微妙,就像是得到了一次洗涤心灵的机会,跟礼拜仿若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明是素不相识的一群人,但也可以因为同一陌生的首歌一起欢笑,一起感动,实在美妙。

这次唱的,还是《雪山阿佳》。她倚在他的怀里,问他:“你要不要学?”

“原来你喜欢这种风格?”他避而不答。

“我喜欢这样的气氛。”有时候,她觉得红姐教的仅仅是歌曲,而是一种人文精神,偌大的城市里,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可以让人休憩的地方,无论世事如何纷扰,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停下脚步,用一首歌的时候去感受窝心的感动。

他拥着她,此时又是一次跟唱,歌声稍大,一句一句地传到他的耳里,良久,他低低地说了一句“我也是。”

或许她并没有听见。

那日,尽管他们两人都没有跟着唱,但是这首歌却印在了他们的心里,在日后的漫漫岁月里,有那么的一首歌,成为他们的秘密。

她们还逛了那个充满古老气息的老社区,那样陈旧的房屋,就连那雕花铁门也缀满了铜绿,结实的墙壁也爬满了苔藓,门前的花早已枯败只剩凌乱的野草在疯狂地生长。尽管如此,此处依旧风情如故,岁月一声不响地流淌,时光却留下了痕迹,让人忍不住驻足,以拜访那久远的那些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