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1章(2 / 2)

  自家族谱添上了大家心知肚明的外人,大家还得默契的装不知道,好似这人真是远道而来的族人一般。

  这事既荒唐可笑,又格外心酸。

  要不是为了活命,耕读传家又坚守忠义的张家人不至于如此。

  或许他们心中也感觉耻辱,因此即便张珦颇为富贵,他们也没想着过来投奔,终归留了一丝底线。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底线有多不值钱,又有多致命。

  苏叶已经想到,为何张珦特意找到这张家,而不是王家,李家,或者其他已经落寞的家族。

  在这个时代,大家讲究出身,你可以穷困潦倒,但只要家族显赫过,大家提及你,自然而然也会尊重几分。

  而那些经商发家之人,即便过的富裕,如果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家世,不仅会被人看不起,也很难融进某些圈子。

  就比如苏叶曾听过一则传闻。

  说的是赫赫有名的盐商李德兴,家资富饶,富贵到什么程度呢,称江南第一富商都使得。

  可就因为他父祖都是小吏,再往上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流民。

  等他发家后,别人虽当面奉承,背地里却嫌弃他商贾味过重,不是可结交之人。

  这也就算了,李德兴有一小儿,天资聪颖,自小诗书经义,朗朗上口,仅六岁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李德兴有意为小儿寻一名师,栽培成李家麒麟儿,以后为官做宰,到时李家才真是发达了。

  然而他寻访大半年,连连碰壁,那些名声响亮的老师,要么说自己精力不够,不打算再收学生,要么说自己的学识有限,教不了如此天才所谓孩童。

  刚开始他还暗自得意,觉得吾儿果然聪慧异常,就连那么出名的老师,都觉得自己教不了他。

  可渐渐的,就觉得不对劲了,一个两个教不了,难道十几个就没一人能教?

  后来他一打听,发现之前说没精力的那位名师,之后又收了三名学生。

  整整三名啊,这哪里是教不了,分明是不愿教他儿。

  李德兴又气又急,生意人的和气生财,让他没有直接上门质问,而是备上重礼,一次次上门请教,说自己如何如何苦恼找不到名师,说儿子再耽搁下去,怕就要误了读书的好时机,最终沦为庸碌之辈。

  是他这个父亲无能,小儿子生在他家,竟然深深错付了。

  说到动情处,他痛哭流涕,呼天抢地,甚至说出愿意折寿十年,只为小儿能顺利求学的话。

  如此为孩子着想,让那名师不免动容,忍不住心生愧疚,于是暗暗吐露了实情。

  原来无人愿收他儿子当学生,不是因为这孩子不好,或者太好,纯粹是因为李德兴的出身不够,偏又太过出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