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2章(1 / 2)

  众名师担心,自己收下江南第一富商的儿子,会被认为是收了重礼,进而怀疑他们的品行。

  如果李德兴有个显贵的出身,或者即便以前曾显贵过,之后落寞了也可以。

  大家还可以辩解,是敬佩其先祖品行,有感于孩子效先祖,才收下细心教导,以免辜负了孩子的天资。

  所谓名师,既然已经出名了,就要为了名师细细维护,不能落下贪财的名声,更不能被人质疑其品行。

  所以事情别扭就别扭在这里,名师受名声所累,不好收李德兴这个江南第一富商的孩子当学生,即便这孩子是真的聪明,外人也只会认为,名师看中的是钱财,而非孩童本身。

  毕竟偏见天然存在,听其出身,祖辈小吏父亲盐商,第一反应就是禄蠹之辈,这样的家庭真有所谓的神童?

  不会是为了好听杜撰出来的吧?

  长久以来的习惯,大家都把吏称为酷吏,把商人看做重利而忘义之辈,即便宋朝开放经商,也不能改变这千百年形成的传统观念。

  更何况,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事实!

  而李德兴的豪富也太出名了,但凡提及,几乎人人可闻,对他的身世经历,也了如指掌。

  又是酷吏又是盐商,几乎都和众人心里鄙夷的存在划上等号,难怪那些名师们避之唯恐不及。

  这就像后世的土大款一样,有钱但没素质,别人和他们交好,都会被怀疑是为了钱连面子都不要了。

  所以如果不是真的看上他们的钱财,其他人反而会敬而远之。

  这情况换到古代,只会更严重。

  要李德兴没那么出名,他的孩子收了也就收了,偏他不仅在江南一地,而是全国扬名,难怪他辗转多地,都找不到愿意收他儿子之人。

  而且随着他拜访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别人不收的,剩下的名师们就更不敢收了,到了最后,别说名师了,就连普通夫子也不会再收了,以免背上贪财谄媚富贵的名号。

  好在李德兴醒悟及时,还没有把这件事传到外地去,不然他儿子是真的毁了。

  最后这事是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很简单,李德兴找了一家早已落寞的李氏家族连了宗。

  此李家据说和诗仙李太白还有关系,其直属祖辈是李太白的二子李颇黎。

  至于是不是真的,这谁知道呢,历史上李颇黎是失踪,下落不明,他们说是就是吧。

  不过除了这个不知真假的祖辈,李家祖上还是出过几位名士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