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认不认命,生活都得照常进行。医生照常治病,教师照常教学,司机照常开车,就是扫垃圾或拣破烂的也在不断地重复着那已经重复了千百次的固有程序。
李宏的小区里,有一个从企业下岗的男人,从中年到老年,天天戴着个小斗笠四处游逛,然后拉着些枯树残根回到被他占据的垃圾箱旁的空地上,不是劈柴,就是在垃圾箱里翻拣些空瓶废纸或他觉得有用的东西。其实,他这样做也并不是因为贫穷,儿子、儿媳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房有车,孙子都上大学了,而他却依然故我。那就是一种长期养成的停不下来的生存惯性。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惯性,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是盲目的重复,有的人是自觉地重复。
盲目的重复,如那戴笠老翁。
自觉的重复,如科学巨匠、文学大家,在不断自觉的重复中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严格地说,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地创新。
有的人觉得生活平淡没有新意,甚至都不想活了。这就是眼光和心态的问题。
李宏认为: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肯学习,勤思考,并认真地去实践,生活就会不断地翻出新意,让你有一种天天不一样,越活越有滋味的感觉。
世上人千种,物万般。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但李宏却遵循着一套自己的生活法则:读书、运动、写作,并做些自己能做也有益于他人的事情。
读书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因为知识可以改变世界。尽管自己能改变的有限,但改变就是阶梯,就是进步,它能将你带到你想到的地方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