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我岂能与陆游相提并论?他的悲剧是客观被动的,是身不由己;而我呢,纯粹是由于对人性的盲目无知却又自以为是所致,真是咎由自取!
类似这样的过错不可原谅且无法逆转,只能留给“肇事”者自己去慢慢咀嚼“消化”了。
有鉴于此,李宏在将自己的惨痛教训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供后来人借鉴的同时,也积极为青年人牵线搭桥,希望他们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惜,他的善良动机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促成了一对本身已有良好感情基础的年轻人缔结连理外,其余均为“空中楼阁”。可见其机缘之难得不是哪个“热心人”所能想象和牵强的。
期间,他最热衷的,莫过于为一个毕业于名校的亲戚后生介绍对象。人选中医生、教师、美编、工程师和自由职业者都有,而且都很优秀,但不是身高不对、生肖不符,就是父母离异,甚至直接没感觉。
其实年轻人的要求并不高,有“感觉”就行。但双方家人的衡量尺度就多了,包括对方父母的背景、对象的身高、职业、生肖等等,不一而足。
到后来,看孩子的年龄确实有点大了,再不解决婚姻问题可能就会成为“老大难”。于是,做父母的不得不降格以求,甚至都有点迁就了。但年轻人的“感觉”却迟迟没有找到。
不少年轻人的“美梦”就是这样被淡化及至化为乌有……
对爱情婚姻问题的困惑非李宏独有,在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洞悉?
李宏曾与两位单身同事探讨过这类问题,但最后都不了了之,而他们本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先后结婚生子。其中一人结了离,离了结,至今也不明所以。
爱情婚姻只是人生况味之一种,人们通常用缘分来注释:顺之者,谓之有缘;逆之者,谓之无缘。但其他种种,又岂是一个“缘”字能够概括诠释?
这不,在一个周末晚宴上请李宏帮忙的女子,其人其事就与“缘”字毫不搭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