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简介中,列出了一些显要数据:柳萌一中现已为高等院校输送了3000多名大学生,从柳萌一中走出的校友中有2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80多人获博士学位。
在纪念册列出的优秀校友中,有高官领导、专家教授和各行各业的精英。
对比那些优秀校友,李宏自惭形秽:我这几十年究竟都在干什么?为什么跟校友的差距会那么大?难怪连名字都被打印错了,因为你根本就无足轻重!
在翻阅纪念册的时候,李宏也有一个重要发现:虽然各行各业的精英不少,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成就的却不多,尤其在文学方面几乎是空白。于是,他就萌发了今后要在文学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争取有所成就的想法。
令李宏感到意外和窃喜的是:在这次校庆活动中,竟有校友读过他为数不多的文学“小品”,并亲切地称他为“作家”。尽管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但那即便是戏谑性的称呼,也会让人浑身有一种片刻的莫名舒坦。文学的确有这种功能:发挥好了,会让你名满天下;发挥不好或发不出来,那自然就默默无闻了。而且,就像演员,你得不断创新,让人对你有一种期待和新鲜感才行。更重要的是,写作是写作者自身的需求,就像健身锻炼,一旦停下就会浑身不自在。
校庆,既是对校园生活的回忆,也是对个人成就的检阅,更是对校友情谊的维系。
李宏那届毕业生广为传唱的歌曲是《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现在二十年早已过去,从校友到学校到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庆,将这一切演绎的惟妙惟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将校友们的思绪引向美好的远方……
李宏决心在下一个十年里作出更大的努力,力争有所突破,起码不要再让人把自己的名字给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