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那些妇人们借孔子的话,嘲讽我愚笨无知。因我之故,令家中蒙羞,甚至父亲在朝中也因此受到同僚调侃,父亲无视我,母亲迁怒于我,韩东苓疏远我,我因外人的话自卑怯懦,很长一段时间不敢现于人前,更因为家人的冷漠痛苦欲绝。
我也曾试着改变现状,我挑灯夜读四书五经,但我没有他们的天赋,感受不到书籍的乐趣,我只觉得那些文字晦涩难懂,我一次又一次把书砸在地上,又一次又一次哭着把书捡回起来,我逼着自己一定要背熟这些书,但是我背书的记性很差,一句话背了十次还是要忘,连一旁的侍女都听熟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我的侍女小茶无奈地说,“三娘子,奴婢都会背了,你怎么又忘记了。”
后来我终于背完了《论语》,开心地跑到双亲面前讨好地说:“阿翁、阿娘,女儿会背《论语》了,以后不会让你们丢脸。”
父亲说:“熟背又有何用?知其意、悟其理才是关键。”
“不过是背个《论语》何必巴巴地跑来显摆。”母亲双眼低垂,优雅地捧起茶盏,茶香氤氲,母亲便在缭绕的雾气中朱唇轻启:“你兄姐在你这个年纪别说四书五经,就是《左传》《史记》也是如数家珍,出口便是锦绣文章。比之他们你应当感觉羞愧。”
回去后我就发起了高烧,一连昏迷数日,奶娘马嬷嬷说我昏睡中仍在背书。醒来后难得见母亲坐在我窗边,她见我醒了,端了药过来:“你既有心念书,阿娘心中宽慰。只是前年东平侯府把咱们府上的女夫子要了过去,此时若是另请高师一时间也找不到人选。原本可让你二姐辅导,但你也知道,她如今与顾相府家的长孙定了亲,正在备嫁腾不出手。”
母亲可以手把手教幼弟识字,却腾不出空教我念书;二姐一只枕套绣了两个月还没完成,我请教她学问,她只推没有空,但手帕交的宴请却必须要去。
我知道她们都很忙。
马嬷嬷见我不高兴,找了个由头:“三娘子,马上就是端午了,嬷嬷教你做粽子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