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过学,不止一次。
一年级的时候,家的前后还满是竹子,密密麻麻,深不可测。我时常走在小路上,阴凉地,又有阳光打下来,我在思杵着未来,向往着未来,无意周围环境。
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小伙伴,所以我和全班女生都混得很好,当然是表面上,但是年少不知,这些都不重要。
有一晚,爸爸和妈妈照样半夜回到家中,耀眼的车灯闪着我的眼,我怯生生的躲在后面,好像他们只是客人,我客客气气的,乖乖巧巧的,不动声色。他们回来的时间不会很久,大门敞开,很快就会闭合,偌大的院子,我真的好孤独,我觉得爷爷奶奶也好孤独。我有的只是穿街走巷的友谊,我成为积极领导活动的小头头,热爱一切集体活动,可是一回到家,除了学习,就是陪着爷爷奶奶在客厅里看粤剧,木偶戏,山歌,刘三姐。
楼上若传来声音,我总在恐惧中睡去,然后噩梦连连。我亦担心爷爷奶奶,还好还好,那时一切都还好。
有一天,他们走了,带我一起走了,我哭得撕心裂肺,可是爷爷奶奶只是目送着我,并未阻拦。不知道是第几次在往城市的路上,车外的风景依旧吸引我,车内的气味依旧让我晕乎乎。高架桥上,底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我很欢喜,因为我向往着。但我不想一个人去面对这些,陌生与恐慌扑面而来,然而我的父母都不知道,因为我从不表现出来,我不哭不闹,听之任之。
那时候,爸爸带我走了很多学校,大大小小,我走在宽敞的校园里,极具现代化,我不敢相信我要来这里上学,走累了,爸爸就让我在车里坐着,噢,还有弟弟,我并不相熟的弟弟,后来我们才熟络起来了。
车里只有小孩,还被锁着,我看过新闻,新闻里的人贩子都是敲碎了车窗把小孩子拎走的,我尽量压低身子,让弟弟声音不要那么大,不然会被抓的,我在担心什么,担心生命与人身安全啊,尽管那年我只有7岁,我就是担心就是害怕。
后来在父亲工作的附近找到了学校,还是回到了我弟弟所在的学校,学校大门很具有古朴气息,像古代的书院,牌匾写着某某小学。跨过门槛,外似古建筑,内却陈设新颖。而我所在的是小学区,在后来才知道,这是要交赞助费的,可我却在上学不久后急着要回家。
早晨妈妈带着我和大弟弟,骑着小电动,开过长长的马路,再经过转弯,来到学校。我记得第一天去的时候,我害怕得不敢说话,环境很陌生,我与同学都不相熟,老师对学生很上心,包括我这个新来的。她蹲下来看着我,用有点方言的声音问我想做哪里,问了一些基本信息,我声音小小的,怯怯的,想着在这些地方应该讲白话吧,我用白话回答老师。老师说,原来你是讲白话的啊,她回头交代其他同学,以后要多和我交流,可以用白话。很多小朋友好奇的打量着我,他们热情开朗,拉着我不放手,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
很快的,我虽然不爱说话,但是没有感受到大家的排挤,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不同。城市教育的老师,给予学生情绪心理更多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学习。有小男生小女生为了逗我开心故意和我玩,逗我笑,陌生的环境里我总打不开自己,总是微微一笑,她们拉着我一起玩,维护我,我就在旁边陪着她们。
老师很喜欢我,因为我字写得挺工整,脑子也还挺好使的样子。哈哈哈哈,虽然忘了这位老师的模样,但是一直感谢她带给我的关爱。
放学时,在旁边的小卖部买点吃的,和弟弟站在门口边吃边等妈妈来接。日子好像日益走上正轨,可是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心里还是想回家,想爷爷奶奶,想家里的同学。我在这里找不到归属感,觉得一切都很不自在。我不太肯吃东西,除了上课就是一个人翻翻书,或许是爸妈察觉到了我的不对劲。
我回老家了,结束了短期的在外求学生活。我很开心,脸上又挂满了笑容,我妈妈说我傻,说外面的教育会更好。我不在乎哪里的教育好,我只觉得我在老家生活得很快乐,我学的也很开心,内心很自由,没有被束缚,我可以释放天性,我可以陪着爷爷奶奶,哪怕有时候的夜晚充满了恐惧,只要,我能回来。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