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以我枪挑桃花-忘年交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忘年交(1 / 2)

靖安五年,三月初五,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时候,更何况之江本就多雨,这淅淅沥沥惹人怜爱的小雨可就要下到牡丹花谢了,桃花开了才会停。

此时节,之江府浔江镇的百姓都开始种些玉米萝卜之类的庄稼。清明祭祖,自然就一切从简,多是月落星沉时出发,赶在金鸡破晓之前回来,之后便伴着日升,去自家农田里耕作。

可除开这些平头百姓,镇中有一人是例外。此人姓白,名叫白山南,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可如何例外呢?却原来他每一年清明都背着个半人多高的大竹筐,装满了黄纸,去自家坟前烧,这一烧便是小半个时辰。

今年也是如此,小半个时辰过后,黄纸烧完了,天上也金乌换玉兔。白山南没有多做停留,却也没回家,而是径直向东方走去。

却原来,白家在镇外有一片桃花林,是白父生前种下的。只因为白母一句“喜欢”。

可惜二老早在白山南不过八岁时便与世长辞了。只留下白山南一人与这十里桃花林。

当然,这桃花不止可以博美人一笑。白父还喜欢用桃花酿酒,这门手艺也一同传给了白山南。镇中百姓还都只认他家这桃花酒,别人家的似乎都少些韵味。

四月的桃花摘下来酿在酒里,待到来年九月开坛,顾此名为九月山桃,开坛时香味沁人脾肺,能从镇南飘到镇北,每当开坛时,白山南都会藏起来一二十坛,毕竟他也是个嗜酒如命的酒鬼,剩下的才会卖出去,镇中酒鬼不少,半日买完百十坛酒也是常有的事,毕竟几千钱一坛的好酒也就白山南这独一份了。

故此,白山南靠着酿酒每年能赚上几十两银子,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更何况一年也就摘桃花时会忙上几天。

而此时阳春三月,正是桃花冒蕊的时候,也快到了一年的忙季了。所以白山南才没有回家,来桃林看今年桃花长势。

来来回回溜了一遭,白山南才点了点头说道“嗯,今年长势不错,今年桃花当比去年的香。”说罢白山南折了根桃花枝背上竹筐往镇中走去。

白山南家就在浔阳镇边上,房子不大,但房外风景不错,不远处有条小河,绵延到了不知何处的远方,河上有座小桥,通向的就是白山南的家,站在桥上看房边柳树飘下柳丝条条,真不愧那句“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小桥,流水,人家,还有个背着竹筐的俊朗少年,这就是江南美景的缩影。

白山南开了铜锁,将竹筐丢至一旁,自己则进了屋中,沏了壶之江最负盛名的西湖龙井。

虽说之江四季如春,可正是阳春三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白山南早出溜了一遭,身上多少有些寒意,几杯暖茶下了肚,白山南这才暖了过来。

他捧着茶壶向外看去,只见那太阳还在东方斜照,时间还不算晚,于是便拿出了笔墨纸砚挥挥洒洒的开始写字。

话说,白父曾经也是个爱舞文弄墨的人,写的楷书也称得上一绝,耳濡目染下,白山南到如今也写出了些门道,举手投足间也有了些大师韵味。

镇中百姓也常在他这求些对联,牌匾之类的墨宝,这不,哪怕是清明时节也有人前来拜访吗。

就在白山南感叹自己誊的《秾芳诗帖》不如宋徽宗的锋芒毕露的时候,就听见有人敲门。

于是白山南便将毛笔摆在了笔搁上,快步出去开门。

开门一看,不是别人,是镇中一个老秀才,名叫林仲丘,今年已经花甲之年,之前与白父交情颇深,在白父死后对白山南也是关爱有加,教白山南写字读书,与白山南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常与白山南聚到一起吃饭喝酒,谈些诗词歌赋之类的事。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