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雨夜雒府2(2 / 2)

胡不归脚步不慢,少时远处便显现出一个纤细的黑影。那黑影正是水杏,此刻她伤势愈重,浑身淤泥,早不知摔倒多少次,只有怀中婴孩尚在酣睡中。胡不归双手不知因何而不住瑟缩,双唇打着冷战,在这雨夜里,他内心时而如浸入冷水,时而又如被火灼烧,他内心渐渐升起一个希望:自己永远不要追上那道背影。他不住地回想着几年前同样的雨夜。

水杏终是支撑不住,在踏过一个水洼时踉跄地跌落泥水中,仍不忘回身托住幼子。

胡不归慢慢追上,近前,看着酣睡的婴孩和面容污浊而面色决绝的女子。两人默然对视许久,水杏似是不耐烦了,冷冷道:“动手吧。”

胡不归喉咙滚动,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像是被什么卡住一样,片刻后才摘下箬笠,盖在那孩子身上,又觉不足,于是把残破的蓑衣脱下,覆在两人身上,尽管那蓑衣已残破得遮不住雨水。俊秀的脸上雨水横流,官服早已湿透,不再理会女子和幼子,胡不归摇摇晃晃回身走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水杏眼看胡不归消失,再也难以支持,就在将要昏厥时,眼前突然立着一个打着伞的青衫青年。水杏喃喃道:“先......先生。”便昏厥过去。那青衫青年丢下纸伞,连点水杏背后数处穴道,又喂服一粒丹药,横抱起水杏和幼子,看了眼胡不归消失的方向,这才闪身离去。

不知时辰流逝,在只有风雨声的夜里走了许久,胡不归终于看见雒府门外那两盏大红灯笼。现在在他眼里,这灯笼的红鲜艳似血,使他不敢多看一眼,忙急走入院内。前院没有声息,内院嘈杂如旧。胡不归仰头淋雨片刻,晃着走进内院。

魏无咎在正屋前和属下说话,其余人或搬运尸体,或搜查各房。院内二十余具尸首倒地,猩红的血液横流,在雨水的积聚下凝成血海一般,煞是可怖。胡不归心头郁气集结,电闪下骤然看见这副景象,心下大骇,脑海中显现出无数亡魂的惨叫,惊得他连连后退,脚下不知踩中一个甚么柔软物事。他低眼看去,一个孩童的尸体映入眼帘。那尸体没有半分血色,圆睁双眼,瞳孔暗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胡不归六神无主,眼看那孩童的脸变得朦朦胧胧,瞧不真切。他鬼使神差地想看清其面容,便俯身前凑,但眼前有层水雾遮挡。他双手胡乱擦拭,却总是朦胧不清,一低头间,双手满是鲜血。他压住心中惧意,再向那孩童看时,已能瞧清了。那孩童的脸和方才他放了的幼子竟是别无二致。孩童一言不发,死死地盯住他。胡不归心下惶急,大吼道:“我放过你了,我放了你了!”几句后便颓然无力,再看时,那孩童的脸又变得与自己一模一样。孩童的眼神也变得茫然无措,又充满仇恨。胡不归感觉自己仿佛要陷进那双眼睛,胸口烦闷得喘不上气,急忙仰头冲天,希望雨水能冲刷掉一切。

但这哪里还是雨水,天空血雨滂沱,耳中隐隐是孩童的哭声,正屋前一模一样的两个红灯笼也像眼睛一般盯着自己,胡不归再难忍受,不住地大声嚎叫,真气在体内肆意奔腾,真像是要把他撕碎了。

胡不归心神难收,狂呼大号,忽感背后’意舍穴‘被人拿住。那人内力催出,胡不归登时疲软倒地,被人扶住。他真气平复,意识渐渐清明,才发现扶住自己的是魏无咎。

魏无咎关切道:“怎么样?我方才和王总旗说话,忽然听你大声叫嚷,才发现你走了魔。”胡不归勉力起身,再向地上看时,确是一个孩子尸体,只是自己并不相识。魏无咎道:“我看你内力四泄,可是哪里经脉出了岔子?”胡不归心道:“刚刚那是幻像么?神思不属时耗用内力真是大忌,只是那奔腾的真气与我胡家‘明心诀’似有异样,不知怎么回事?”回道:“不碍事。”魏无咎狐疑道:“别大意,回去好生检视为好,大哥不问便是。”

胡不归咳了一声,道:“大哥,小弟没能追上那女子,请大哥责罚。”魏无咎看着脱了箬笠和蓑衣的胡不归,心中已猜到他放了那女子,不想追究义弟责任,便道:“跑了一个贼女罢了,雒佥之子早死在这里,这就是雒佥之子。”说着指了指膝旁孩童尸体。胡不归闻言默然而坐。

魏无咎想起手中王总旗交来的书信,说是雒佥遗物,未曾烧毁完全,便展开来一封较为完好的念道:“雒佥先生惠览:余昔与先生会,谓为知音。不意已三年未见,深以为憾。曾约相聚而不得,近闻燕有动,余知先生有子房佐汉之才,孔明复汉之志,惟盼退渊,入教共谋也。藏君白。”胡不归道:“藏君?从信来看,这一众贼人或是此人派来。”魏无咎摇了摇头,另抽出一封,念道:“韬光养晦,潜渊待变,时之局也。今立应文教,密揽人才,当厚积薄发,先生...”后面已烧毁。胡不归沉吟道:“应文教,先前窥听也听闻这教名,莫非是民间流言所说建文皇帝之事...”魏无咎哼道:“如今天下太平,一群跳梁小丑,能翻出甚么浪来。”

檐下被铁链缚住的谢公望大骂道:“奶奶的,那姓魏的,你和那瘸腿老道甚么干系?谢某走眼,着了你这贼厮的道!”魏无咎哼了一声,道:“胡言乱语,莫名其妙。”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