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烽火尽处> 第二十一章 梅花酿惨案 求生捡洋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梅花酿惨案 求生捡洋落(1 / 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话说在野庄镇北位村,有这么两个好哥们,一个叫拴住,另一个叫保拴,这两个人从小就懂事。

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都挺紧巴,光靠大人双手捞摸,也难以解脱贫困的袭扰。这对好伙伴做为家里的老大,常常结伴出去捣山药,拾遗麦,打茬子等活计,以便能够给家里填点粮食干柴,减轻大人身上的负担,让家里的日常维系得以有序进行。

有一次,俩人就伴去葡萄河(俚语,滹沱河,盖因两岸种植葡萄而得名。)挖野菜。二人去的路上,在葡萄河上还能走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正当两个孩子挖的野菜正起劲时,忽听得有人扬声喊道:“快跑吧,葡萄河发大水了。”

当这两个孩子回过神来,来到岸边时。只见河水汹涌而至。耳听得周边“咕咕”、“扑哧”、“呱呱”的声音,脚下刚看到有泥水冒泡,吓得二人赶紧向后面退去。人们刚离开,只见踏地那一长块土发出“轰隆”的一声巨响,随后便坍塌混入河水之中,泥沙俱下滚滚向前,不时还翻出些黄花绿沫。就仿佛一条毒蛇吞噬着侵害着。见此情景,这两个孩子被吓得心里好不忐忑,浑身顿时紧缩了起来。被洪水围困的人儿惊憟着,有的人张着嘴拢不下来,吱啦抓啦,时时充闻。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回家焉?”拴住脸色不现一丝红色,惊恐地担心道。

正当两人手搭凉棚东张西望之际,有一船夫向困住的人群喊道:“你们谁上船?每位一万票”,民国时期,据说一万元票就是如今的一元钱。

不少人瞪大眼睛,也不说话,他们认为船夫在发灾难财。南岸也有干体力活的。不知何时,此地兴起了用绳子拽人而挣钱的生意。就是在河段狭隘处,对方把粗绳子甩到北岸,让过河的人把自己的腰绑住,然后抓紧粗绳,对岸几个人便合力把人给拽过河。

看见过河的人,有坐船的,有让人家拽过河的。保拴对拴住说:“我给讲讲价,让船夫少要点钱,咱俩坐船过去吧。”

保拴与船夫降价降到了五千元,船夫说嘛也不降价了,说:“看着你们是两个孩子,少点就少点吧。”

拴住见状对保拴说:“俺钱少,那就让人家把俺拽过河吧。你愿意坐船你就坐船吧。”

过河的人群当中,有会耍水的,人家脱光身子,把衣服顶在头顶上,游着泳过去了。

拴住与保拴谁也不会耍水,只好各自想办法。

在船上,船夫问保拴:“你来这里干嘛来了。”

保拴回答道:“俺们来这里来挖曲曲菜来了。”一边说着,一边从布袋里拿出来小弯刀让船夫看。

船夫见状,看到眼前这个孩子好可怜,便对保拴说道:“我知道了,我白送你过河。”

“什么?你不要我的钱了?”保拴问道。

这个船夫也不答话,只是点了点头。

拴住让人家拽过河的时候,浑身成了落汤鸡,起了一身米粒状疙瘩。不仅如此,他还呛了几口水。

若干年过去了,一股日本鬼子追赶着一个团的“中央军”来到了野庄村南之梅花镇。

那一仗,彼此打得极为惨烈。起先,团长吕正操率领的战士们利用梅花村旧城墙做掩体,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大败而溃退。

日本鬼子小队长一看吃了败仗,便急匆匆寻找救兵去了。

在此之际,附近村里的老百姓一看梅花村里打仗了,便有人寻思着去那里捡洋落儿。什么叫捡洋落?就是去捡洋人(或外国人)打仗而落下的东西,想获得外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