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芳惊了魂似的奔跑起来,他感觉到力量倍增。何景芳将追赶的家人远远地丢在了身后。何景芳一看麦地里有一藏身好去处,便出溜一下子趴在凌口里,在浓密的小麦的遮掩下,不留任何痕迹。
“笑仁,你在哪里?笑仁,你在哪里?”何景芳听出这是二姐的声音,他二姐特别关爱他。笑仁是何景芳的乳名,何景芳小时候长得很受看,眉清目秀,话语不多,一笑起来脸蛋两边便漾起了小酒窝。一个会相面的说,这孩子长大了地一顷,有福,好笑,长大了仁义。
二姐何秀芝一看眼前的弟弟没了影踪,自己出了一身汗,大口喘着粗气。二姐觉摸有点使慌,便一屁股坐在田埂上。
何景芳躲藏地与二姐咫尺之遥。何景芳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心嗵嗵地剧烈跳动着,脸色涨红。
“笑仁,你让姐找的好苦。”二姐说着说着便叕泣起来。
何景芳趴在凌口里听得真切。在麦子的摇曳下,二姐何秀芝的举止他看的影影绰绰。他一想到二姐在婆家的冷遇,老实丈夫一经父母唆使便拳头巴掌挥向二姐,打得二姐鼻青脸肿,下手重时,竟皮开肉绽。那是不兴离婚,要是谁家离婚了,家里大人觉摸背兴里不行。
何景芳想到这里,不由地同情起二姐来,又想到二姐对自己善心满满。便不忍心看到二姐为自己着急。
“二姐,我在这。”
姐俩相见同病相怜,彼此落下了滚烫的泪水。
后来,抗日烽火爆发,何景芳遂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因战事频仍,无法抽身回家探望亲人。母亲任德民抱病卧床期间,嘴里经常念叨着小儿子郝景芳的名字。那时,做为母亲,任德民心灵上多么需要在临死前能有个完美的梦呢!
做为二姐,何秀芝与弟弟郝景芳关系融洽,彼此接触较多。因此,她模仿起弟弟郝景芳的声音如出一辙,逼真的很难有人分得清。每当母亲思念道:“俺笑仁什么时候来看娘呢?郝秀芝伪声道:“娘,我回来了,就在你的身边。”母亲两眼昏浊,只能看个人骨爪(俚语,大致轮廓之意。),便信以为真。母亲去世时,是微笑着走的。
多年之后,何景芳回到故乡获悉这些情节后,痛彻肺腑为慈母;感恩不尽为二姐。
何景芳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忆念二姐秀芝之恩情》
二姐教我恩四海,幼享服装贵食宿;忆姐后婆乱家务,姐回娘家苦默住;心苦笑颜日长久,余测姐婆迹待苦;不慎逐姐回婆家,姐痛持尺追击吾;一言之错致姐恕,恐姐继怒余外宿;事过数日姐惦弟,寻吾舅府责慰吾;携我回家双泪陈,一步一语严教吾;过事欲言先思虑,不知姐难受姐逐;不惑忆起幼小事,一言误志终身苦;今忆二姐爱护情,终身痛怀笔难叙;慈母抱病时呼我,二姐伪装我声应......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何景芳回到家里第三天,如期举行了婚礼。那天一大早,媳妇那头送嫁妆的就来了,跟随来了一群人,有的人身上掖着配送嫁妆的小物件,比如茶缸,笼子,小镜子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讨点彩礼,图点喜庆。
此时,男方把娶媳妇的大红轿刚准备好。何景芳对这包办婚姻一直不情愿,二人也不了解,也没见过面。其实,那时候结婚,两口子入洞房半年了都不知道对方张嘛模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过了门的媳妇一般不出门,男人呢,两头见星星在地里干活拾掇。入夜,燃着花生豆般的大小火焰,幽暗昏黄。只有两口子过上夫妻生活,才会感到幸福美满。何景芳被亲人推进轿子里面,他感觉到了有种被绑架的境地。他满腹怨言,却又欲言又止。
新媳妇一落轿,只见新娘子穿着一袭大红衣服,在伴娘的搀扶下娉娉婷婷入了洞房。当婚庆主持朗声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四入洞房。在洞房窗户前,早已有两个半大小子伸出手来,彼此着力点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一个嗵嗵嗵,嗵嗵嗵,另一个透透透,透透透,一连贯动作将窗户纸各个击破。为什么在新婚夫妇入洞房的时候,将窗户纸捅破?是为了看新夫妇在洞房举止逼真,还是偷听新两口在洞房说话清楚,不得而知,亦或兼而有之吧。据说这个风俗古已有之,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有句俗话:结婚之日,闹媳妇三天不分大小。在三天之内,辈分大的也可以闹。一阵喧闹声随着闹洞房的人离开的时候,才渐渐地归于寂静。此时已是半夜。何景芳坐在圈椅里,一动不动,呆呆地发愣,没有丝毫冲动与新媳妇行鱼水之欢。新媳妇躺在红木床上,睁着双眼,静静地等着,期待心悸的时刻。然而,这一夜,什么也没发生。
新娘子叫谷玉岭,苗条身材,圆圆脸蛋上红扑扑的象熟了的苹果,两只丹凤眼,一双柳叶眉。新媳妇默不作声,看不出一丝不愉快,等她洗漱完毕。随妯娌两个一大早给公公婆婆请早安,晚上,给公公婆婆施礼道晚安。新媳妇过门没几天,就帮着妯娌拾掇家务,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