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何景芳以优异成绩考入直隶省立第七中学。在学校里,何景芳除了学习文化课以外,还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那一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人李大钊派遣张兆丰、郝久亭两名党员在学校建立起了石家庄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宣传革命思想,领导天下劳苦大众闹革命。何景芳深深地为共产党的光辉思想所吸引,一想到二姐在婆家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想到种种藩篱对广大妇女的约束,又想到沦为乞丐的谷谷莠地位低下,心里的不平此时澎湃起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贫穷老百姓谋幸福。
何景芳对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深受鼓舞。他浮想联翩,感慨不已。便写了有关被压迫人民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字迹清秀俊逸,文笔雄健酣畅淋漓,从伦理道德到尊重人权,细致入微地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黑暗的一面,论证有理有据,铿锵有力,观点鲜明。张兆丰知道后,对郝久亭说这篇文章可做范文,应在全校树立典范。
此后不久,何景芳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正当何景芳从直隶省立第七中学毕业报考大学那年,家里给他传信,让他回去说家里有急事速速回家。何景芳急急忙忙连夜赶回家,方才明白:父母做主,给他说了邻村一家闺秀,准备为其完婚。
何景芳一听大为不悦地喊道:“我不愿意,我不结婚。”
父亲何荫蜜呵斥道:“成家才能立业,你已经不小了,该结婚时就结婚。”
大哥何景星说:“像你这样的年纪村里人都当上爹了,你想让家里大人管你到哪算一站?!”
于是,家里人撺掇何景芳把婚结了,以了却大人心愿。
何景芳反抗道:“我不让你们管,我自己也能过,我不想结婚,我还要上学。”
母亲任德民沉下脸,说道:“那怎么行呢?婚期都已订好了,三天过后就是你们结婚日。”
何景芳瞪大双眼,看着母亲恳求着,他的嗓音都变了调:“我今年是十八岁了,比我小的不少结了婚,可我现在不想结婚。”
“结婚也得结,不结婚也得结。”父亲严厉地怒喝道。
“我就是不结婚,我看你们怎么着吧!”何景芳撂下话就要外出。
“把他关到结婚屋子里,不得离开。”父亲提高了嗓门。
他的哥哥姐姐上前就拽住何景芳就要往婚房里推。何景芳一看,这不是霸王硬上弓嘛,一个猛不防,使劲挣脱家人的束缚,然后奋力向外面跑去。
何景芳边跑边喊道:“你们谁愿意结婚谁结婚,反正我就是不结婚!”
何景芳这一闹,气得父亲何荫蜜脸色蜡黄,催促家人赶快把何景芳弄回家来,要不这婚事可就砸了。
何景芳在前面跑,家里人在后面紧追不舍。
何荫蜜被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吹胡子瞪眼,脸色蜡白。他在地上使劲地戳着拐棍,咳嗽又不停地打了起来。
五黄六月,地里的麦子一片金黄,丰收在望。路边的野花,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朵,在微风的吹佛下,摇曳生姿。麦穗随风俯仰,波浪般一浪压着一浪,此起彼伏,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