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再创新大明> 第七十三章 功亏一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功亏一篑(1 / 2)

第七十三章功亏一篑

来到了德州吴桥县大第九村。

德州的从五品知州、从六品五品同知屁颠屁颠地来了。

孟歆让范之理从德州的最大饭店叫了二桌子好吃好喝的:德州扒鸡、椒盐肘子、糟溜鱼片、德州羊肠子、葱烧蹄筋、砂锅三味、保店驴肉、肉沫海参、炒芙蓉蟹黄、泡炒香螺片、清蒸加吉鱼、玛瑙银杏、老醋蜇头、灌汤包。

刘荣、孟瑛和范之理出面,在大第九村的驻营地的军营帐篷里客客气气地接待了两位地方官。范之理以后还要在德州开采石油,先仗着刘荣、孟瑛的面子,混一个脸熟再说。

孟歆拉着朱瞻基躲回了自己的帐篷。偷偷摸摸地吃起了德州扒鸡、椒盐肘子、糟溜鱼片......

吃完了晚饭,孟歆对朱瞻基说道:“太孙殿下,请您郑重其事地给皇帝陛下回信。用朝廷的昭命昭告天下--不但税收要收大明人民币。今后市场交易、买卖也要使用大明人民币。必须加快大明人民币的推广。”

朱瞻基有一些犹犹豫豫,拿出一张宝钞递给孟歆。

孟歆看了又看,说道:“咱们这大明宝钞还真是以桑皮纸为印钞材料。”

孟歆看着这枚一贯钞--长一尺,阔六寸中国票幅最大的纸币--36.4x22厘米。票面上端为”大明通行宝钞”六个汉字,中部顶端为”1贯”钞额,其下为十串铜钱图案,两侧分别为篆书--大明宝钞、天下通行的字样。再下端注文曰”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百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年×月×日”。宝钞四周饰以龙纹及海水图案。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建立纸币本位制度,设宝钞提举司,立钞法。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是不兑换纸币。

孟歆知道:交子”可谓我国最早的纸币,宋元更迭,元朝时期也曾有纸币的出现过,但终归是命数难逃,被时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朱元璋在称帝之前铸造了“大中通宝”铜钱,称帝之后又铸造了“洪武通宝”。到了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却又突然改行钞法,推行了”大明通行宝钞”,此事可追溯到明洪武九年

(洪武)八年春三月立钞法,时中外各置局铸钱,有司责民出铜,毁器物输官,颇以为苦…乃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

《明太祖实录》对此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看到老百姓为了完成缴纳铸钱铜料的配额任务,“皆毁器物以输官”。他认为铸钱不但增加民众的负担,还给奸民以盗铸的机会;?另一方面是铜钱本身的原因,因为铜钱重而不便进行大额的交易或长距离的运输。因此,朱元璋想到了宋元时期曾经使用过的纸币,他认为纸币“其法省便,易于流转”。并且还“可以去鼓铸之害”。因此决定模仿元朝的做法,继续使用纸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