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乱世-第六章历史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历史(2 / 2)

琅琊王周迁手下第一大将厉坤与周迁意见相左,并未与周迁一同南下,继续留守青州,招兵买马,自封青州刺史,都督青州诸军事。

夏历235年3月,狄族首领段文茷在辽东举世,宣布脱离夏朝管辖,辖辽、蒙、承三州,定都辽阳府,建国号为“燕”。

夏历235年9月,羌族人李渭阳在蜀州举世,定都成都府,建国号为“蜀”。

同年11月,蛮族人申屠甲在昆州称帝,定都大理府,定国号为“理”。

在经过了创业阶段的拼搏,称帝建国后的荣耀后,逐渐步入老年宇文寿廆失去了锐意进取的霸气。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酒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慢慢掏空了,因多年征战伤病缠身的身体。

夏历244年底,在戎族秦国建国十年后,宇文寿廆走到他的人生尽头。弥留之际,宇文寿廆下诏,宣长安府留守,太子宇文遂回保定府即皇帝位,命汉人博陵崔氏族长崔凌运为丞相,辅政大臣,总领朝政。命义子赵王宇文韬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夏历245年元月,一代枭雄宇文寿廆崩于保定府的寿阳宫,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62岁,谥号“武”,史称“后秦武帝”。

宇文遂带领着一千二百名扈从,由长安府赶往保定府。行至距离保定府不足三百里的定州府附近时,突然杀出八千轻骑兵,仅仅一个时辰,太子宇文遂及一千二百名扈从被全歼,未留一个活口。

宇文寿廆第三子淮阴王宇文钧,提着宇文遂的人头赶往保定府,准备即皇帝位。行至保定南郊五十里处的徐水附近,遭遇了带兵平叛的大将军赵王宇文韬。徐水河畔,激战一天一夜。宇文韬大胜,斩宇文钧于阵前,歼灭叛军三千五百人,俘虏四千人,宇文钧叛乱终了。

同年4月,宇文韬立宇文寿廆的小儿子,年仅十二岁的宇文珏为帝。次年2月,赵王宇文韬加九锡,6月,宇文珏禅让皇位与赵王宇文韬。同年10月,宇文珏自缢于恭王府中,年仅13岁,史称“后秦哀帝”。

夏历246年10月宇文韬改国号为“赵”,南迁国都至洛阳府。

宇文韬灭秦建赵后,仅仅维持十年和平的中原大地,再一次陷入战火纷争,中原各路诸侯纷纷打起反旗。以豫章王宇文禅、晋王宇文昊、荆襄王宇文络、淮南王宇文成检等四路藩王起义最为势大。宇文韬御驾亲征,用了八年时间,基本将国内叛乱平息。

这八年中,在宇文韬带兵四处救火的期间。在陇州地界上,一个叫尉迟圭的夷族部落族长,兼并整合了驻扎在陕、陇两州和西域的夷族各部,势力范围遍布陕、陇二州及西域东部。

夏历254年8月,尉迟圭在陇州称帝,定都天水府,建国号“陇”。次年9月,宇文韬亲率戎族骑兵十万,以汉族为主的步兵二十万,御驾亲征,进攻夷族陇国。

尉迟圭命自己的侄子平东王尉迟虎为征东大将军,领夷族骑兵三万、汉人步兵十万。驻守平城-容城-潼关一线,抵抗戎族军,关中平原在宇文寿廆之乱之后,再一次生灵涂炭……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