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圣宫依山而筑,层层递进,错落有致,重檐歇山,朱墙碧瓦,在山门正中书有“玄圣宫”三个大字,笔力苍雄。山门前站有两个知客道童,见到王驰威,都迎上来见礼,唤道:“二师叔,你回来啦?”王驰威点点头,问其中一个道:“谷虚,师祖和师父在哪里?”谷虚回道:“二师叔,师父和师祖他老人家在三清观前喝茶。”
王驰威点了点头,便往三清观走去,杨应尾紧跟在后,边走边问道:“二师伯,刚才这两位师兄都是大师伯的弟子吗?”王驰威道:“我们师兄弟三人,就大师哥一人做了道士,师父近年来大多时候都在闭关修炼,玄圣宫的所有事务都交由师哥处置,宫中所有知客道士,都是你大师伯的挂名弟子。刚才那两个,资质悟性没有特别之处,师兄没传什么武功,他们便处理些观中杂事,你大师伯另有三个习武的徒弟。”
三清观前有一百零八级石阶,杨应尾让黑马呆在台阶前的石狮子旁,与王驰威拾级而上。才走了一半,忽听上面传来一阵浑厚清朗的声音:“驰威回来了。”王驰威加快脚步,台阶上完,杨应尾看见一个平台,右面是一个老君香炉,正对着的便是三清观。
在平台中央,有一个石桌与四张如圆鼓的石凳,王驰威正朝一个须眉漆黑、脸色红润身着紫色道袍的高大道人跟前跪倒,说道:“师父身体安好?”那道人把他拉起,一笑说道:“能吃能睡,无病无灾。”王驰威又与师哥见礼,杨应尾见大师伯身着青布道装,脸上冲淡恬和,身材略显肥胖,鬓边微见花白,两人相较,杨应尾觉得师祖反而显得年轻许多。
王驰威回头对杨应尾说道:“孩子,过来拜见师祖和师伯。”杨应尾便趋步上前,给祖师爷与师伯磕头。司马素彦温颜说道:“好了,孩子,起来罢。驰威,这是你新收的弟子?”王驰威躬身答道:“师父,不是我的徒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就是杨应尾。”
司马素彦与姜如望都是修真之人,道家本重养气,讲究平淡自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而此时二人听到杨应尾三字,都是面露讶异神色。姜如望更是站起身来,问道:“你是杨应尾?那一鸣现在哪里?”七年前,崆峒派几乎派出了所有弟子下山接应王一鸣,然而始终都没有他的音讯。
杨应尾见到师祖、师伯如此关怀义父,便如见到亲人一般,便将七年多前与义父离开京城一路西行,在昆仑山遭遇到东方剑与酒色财气,如何坠崖,如何习练九阳真经翻山而出,在格尔木遇到东楼门的人等等诸事,一一向师祖、师伯禀告,他言辞便给,也说了将近两个时辰。
待他说完,三人都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司马素彦才缓缓说道:“如此说来,一鸣是凶多吉少了。”姜如望与王驰威心中都感难过,他们师兄弟感情甚笃,师弟七年来生死未卜,他们出去查访多次,只知王一鸣带了杨应尾离开京城。王驰威在卧虎山黑龙寺找到了释玄和尚,释玄也只知王一鸣带杨应尾渡过黄河,自此便杳无音讯。
按照以前的惯例,每年司马素彦生日那天,三位弟子便纵有天大的事情,都会赶回来给师父祝寿。王一鸣已有七年未回,众人都隐约觉得他已不在人世,只是谁也不愿说出口来。现在听到杨应尾的叙述,本燃起的一丝希望又被浇灭下去。
姜如望站起身来,对杨应尾说道:“孩子,你过来。”杨应尾答应一声,走到他的身前。姜如望道:“孩子,我试试你的武功。”说完左手徐徐提起,一掌朝杨应尾右肩拍来,杨应尾将身往左一侧,姜如望手掌移动并不很快,可却如影随行,啪的一声轻响,右肩已经中掌。杨应尾九阳神功应念反击,却感觉大师伯掌力中一片虚无,毫无着力之处,正疑惑间,一股大力沛然而至,他往后两个踉跄,方才站稳。
姜如望朝司马素彦躬身说道:“师父,这孩子内功极强,武功却是半点也无。”
杨应尾本是七窍玲珑,聪明之极,知道姜师伯刚才一试,是心中尚有疑虑。毕竟他们谁也没有见过自己,只是见他身着王一鸣的衣服,又自承是杨应尾,他心念一动,从包袱中取出那串沉香念珠,双手捧上,交在师祖手中。
司马素彦手抚念珠,饶是他六十几年修为,也不禁黯然神伤,过了半晌,他将念珠拢入袖中,对大家说道:“此事牵连甚大,我要去好好的想一想。如望,驰威,你们带这孩子去和他的师兄弟们见一见。”姜如望与王驰威同时答应一声,司马素彦轻叹一口气,起身便往三清观里去了。
待师父走后,姜如望、王驰威便带杨应尾走上香炉旁的一条路,走了十余丈,便能望见八仙殿,在三清殿与八仙殿间有一大块坪,四角各种一株垂柳,在土坪中间,有三个年轻人都光了膀子,在习练武艺。
姜如望轻咳一声,那三人都停了下来,躬身作礼,师父师伯二师叔喊成一片,姜如望对那三人说道:“这是你们三师叔的义子,也是他的弟子,名字叫做杨应尾,你们以后叫他杨师弟吧。”杨应尾见他们三人在听到师伯说自己的名字时,都有些动容,想必是都知晓义父和他的事情。他却不知,这三人在近些年都曾下山探寻过多次,现在见到了杨应尾孤身一人,心中着急想要知道师叔的下落,然而崆峒规矩甚严,长辈不说,便都不敢问,只是齐刷刷的喊道:“杨师弟。”杨应尾双手抱拳,躬身说道:“杨应尾见过各位师哥。”
姜如望指着一位玉面长身的汉子,对杨应尾说道:“这是姜平广,是我的儿子,入门最早,算是大师兄了。”杨应尾见这汉子眉清目秀,相貌俊美中又带着一股轩昂气概,面目果真与大师伯有三分相似,忙抱拳唤道:“姜师哥。”姜平广也抱拳还礼。
姜如望又给他介绍了另外的两人,中等身材、面相精干的叫做俞坚,是他的二弟子,那个铁塔般的汉子是王驰威的弟子,名字也颇有气势,唤做石敢,杨应尾分别与两位师哥一一见礼。
王驰威对杨应尾说道:“你还有一位师姐,她今日不在山上,改天见到再说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