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山传奇-第二十五章:杨仕炯坐镇熬溪,号军部署打绥阳(1)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姜家山传奇> 第二十五章:杨仕炯坐镇熬溪,号军部署打绥阳(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杨仕炯坐镇熬溪,号军部署打绥阳(1)(2 / 2)

朱王与徐秉臣去了雨台山。杨仕炯与三位副将分别到各渡口向守备将士做鼓动激励,看到各地将士信心百倍、踌躇满志的士气,心里第一次掠过一丝欣慰。其间,顾少贵、余晚亭硬要黎名斗传授道法与他们,黎名斗颇有难色。两位副将心中稍有不悦,以为黎名斗保守不肯传授,可黎名斗心里却有苦衷。杨仕炯看出了其中端倪,私下询问黎名斗所为何由,如果传授些法术让大家掌握那不更好御敌。

黎名斗向杨头领道出了其中缘由,原来当年黎名斗三人到茅山学法,半年之间只带他们做一些砍柴打水之类的粗活,从不提传授道法之事。每次茅山道人带他们进入山中打柴,总会问同一个问题:后有人否?三人紧紧相随,再说山中打柴者众,每次他们回答都是:有人。直到某一天三人再也看不到山间的其余人等,立即回答:后面无人!茅山道人方才回头认下三位徒弟,开始传授其道法。

杨仕炯知道了其中缘由,再与其余两位副将阐明其中利害,两位副将对黎名斗更是敬重三分。其实黎名斗早有盘算,三个渡口防线上下相隔一百里,完全可以形成联动联防,无论哪处出现朝庭军队的进攻的信号,其余两部都可以立即侧应,黎名斗不仅是水上功夫了得,也是神行太保,使用信鸽传书,一刻钟之内他就会赶到现场,即便是朝庭军队在三个渡口同时发起攻击,只要岸上的防御赐工事完善,也是游刃有余的应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杨仕炯和两位副将对黎名斗也都肃然起敬,杨仕炯更是没无感慨的说,得黎名斗是朱王之幸、号军之幸,更是我杨某人最大的幸事,有三位将军镇守,乌江天堑必将牢不可破。

杨仕炯安顿好防务来到熬溪,将此前徐头领临时的行营做了一番收拾,正式挂出了“反清复明救国军东路军司令部”的牌子,并根据朱王的命令同时成立熬溪军民府,开始打理原熬溪、松因、石冷水几个里衙所辖的地区军民事务。一时间,各地的乡绅纷纷前往熬溪军民府,有的捐款捐粮支援军民府抗击清兵,有的自愿将属下的田产捐出来作为军队长期的粮税收入。辖内百姓更是将家中青壮年送往各处军中,让其从军共同抗敌。

罗卜汝黎老爷、高老爷、陈老爷、李老爷、黎老爷等人纷纷募集物资前往乌江各处渡口劳军慰问。尤其是黎老爷更是感慨万千,若干年来,罗卜汝黎氏一族总是把精力集中在地方家族势力的争斗之中,窝里斗造成两败俱伤,也造成地方上各族姓氏之间茅盾重重,却不知道真正的根由是民族矛盾,是满清政府的残酷统治所造成的,军民府的成立,让农民耕者有其田,之前的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农民佃种的田地,除去必要的捐税之外,大头是农民所有,小头才是缴纳佃租,农民耕种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黎老爷还私下面见了黎名斗,要他带领黎家军全力抗敌,捍卫姜家山的安危,追随朱王建功立业,待反清复明大功告成之日,为黎氏光宗耀祖。黎名斗自然知道黎老爷与黎氏族人的初衷,尽管他不太擅于表达,他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向黎老爷做了承诺。也希望黎老爷转告黎氏族人,自己与黎姓子弟必将不辱使命,全力抵抗清兵。

石冷水石老爷家因路途遥远与石浪水杨氏素来没有往来,此次石冷水划归了熬溪军民府管辖,自己也想尽绵薄之力。石老爷向杨头领献上了两份大礼,在他的手上虽然只有两张薄薄地纸片,可纸上沉载的却是十分厚重的礼品和虔诚的礼遇。一份是石冷水石姓族人加入东路军的名册,五百名壮劳力名册对杨仕炯来说的确是一份大礼,要知道这是石冷水石氏第一次集结如此之众加入号军,此前石冷水石氏一直处于观望态度,这次却是下了决心,按石老爷说这只是石家军的第一批,往后还会根据战事需要集结第二批、第三批,;石老爷的第二份大礼是百担粮食,白花花的大米出自姜家山有名的鱼米之乡石冷水,这是石冷水人对号军极高的奖赏与最大的认同;杨仕炯接过两份礼册,向石老爷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同时希望石老爷组织村中力量做好自保事务,让石冷水民众寓兵于民,农时务耕、战时召之即来投入战斗,石老爷欣然应允了。

到此时,杨仕炯的东路军在徐部撤出之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增兵到两万之众,并且在熬溪军民府下属的各处建立数十余支民团组织,算起来不下3万人,而这些民团全都寓兵于民,不仅加紧农耕,还利用闲时加紧训练,杨仕炯会根据各个地方的需求,即时派出军事教官前往教导训练,为此在乌江北岸,由东路军和熬溪军民府牵头的联防联治已经形成,严重威胁着朝庭对姜家山的统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