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编剧,开策划会是跑不了的。策划会多种多样,哥儿几个侃故事也算策划会,不过这里所讲的,应该相对正规,有影视制片公司组织的剧本策划会。
剧本策划会一般有几种目的:讨论项目可行性、讨论剧本的技术问题、专家研讨提意见,或者干脆只务虚不务实。
在前文中提到过,有些不良制片人会借知名影视公司的地盘开策划会,所以呢,你参加了在这些地方的策划会也不必沾沾自喜,并不一定公司就多么重视你,会给把策划的剧本给你写;即便真是公司邀请你参加的,很可能也只是让你随便聊聊,出出主意,无偿占有你的一点思想火花。但无论如何,策划会对初出茅庐的编剧是个机会。
参加策划会该注意什么?有人觉得应该少说多听,所谓“言多必失”;也有人觉得应该多听少说,所谓“后发制人”。其实这两种极端都不好,见过不少编剧在策划会上精神亢奋侃侃而谈,与所有人辨论得唇枪舌剑,结果不但漏洞百出,而且让投资方觉得这个编剧难以合作;可如果“后发制人”,火候不好掌握,可能老板听了一半就走了,你说的没人听了,又可能你的想法被人抢了先,欲哭无泪……
怎样才好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不但剧本策划会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吧――“察言观色,顺流而动”。最重要的,搞清楚状况。
一个项目立项,可能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可能有策划方、投资方、发行方,还有这些公司请来的若干专家或业内高人。作为外人,务必先搞清楚哪方是对项目有决定权的?哪个人是最后拍板的人?这个最后拍板的人又受谁的影响最大?有一些影视公司的老板迷信策划大腕,这时候那些大腕的意见就举足轻重(参加这样一场策划会,没什么关系的话是要出场费的,一两千块)。
一些具体的建议:
别跟老板和大腕叫板,可以解释自己的想法,但千万不要指摘对方的错误。
发挥发展老板和大腕的想法,事半功倍。多提供新鲜有趣的点子,能让老板更快的记住你。
如果是评价前人的剧本,不要全面否定,肯定再否定。
平静接受被插话被打断甚至被曲解。有耐心。
千万不要一言不发,也不要动不动长篇大论。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适当的吹牛。
散会的时候,记得留下公司责编的电话,最好让他记下你的电话。
22.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春节期间,被朋友拉去打麻将。的麻将水平还处于幼儿园阶段,杠牌后还要“呲”一张,是不久前才学会的。大概新人手壮,上来连胡两把,正得意呢,忽然听见朋友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千刀万剐,不胡头三把”。
怪了,难道前三把胡了是不算的么?前三把都流局了才好?百思不得其解。忽然灵机一动,联想到咱们编剧上来,这电视剧的剧本,前三集可最是紧要啊,要按照打麻将的习惯来写剧本,恐怕一辈子也混不出头来。
以前戏台上,讲究一个碰头彩。角儿从上场门出来,一个亮相,一句唱词,必须气势非凡,能镇住最挑剔的观众,碰头彩之后,后面的戏就好演了。咱们编剧也跟台上的角儿差不多,目的也是赢得观众――不论投资方还是电视前的看客。而电视剧的碰头彩,就在前三集。
影视公司在收到不知名编剧的投稿时,一般会先看你的故事大纲,故事可以,会要求你先写几集剧本。注意,如果谁要求你先完成的所有剧本,那多半是骗子。写这几集剧本,一是看你实际的编剧水平(会编故事的不一定会写剧本);二是公司可以拿这几集剧本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所以,如果你有“开始平淡一点没关系,后面越来越精彩”的想法,就危险了,不说那些时间紧张的投资人没有那么多功夫去看你后面的剧本,即便看了,因为第一印象不佳,也会影响整体的分数。“千刀万剐,搞好头三把”,怎么强调前三集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说前三集,也不是平均分配,第一集当然最重要。非要按照百分比来说明,大概在50%:30%:20%(用数字来形容,其实挺不伦不类,只为说明方便)。从创作角度,也感觉第一集最难写,万事开头难嘛:所有主要人物的出场,人物关系的搭建,叙事风格的确立,还要有足够的戏剧性吸引观众往后看。有的作者写剧本,总喜欢循序渐进,层层铺垫,好虽好,可是开头不够抓人,后面的精彩给谁看呢?想想人家好莱坞动作片,甭管什么故事,上来先整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