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农民工-第2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1 / 2)

后面的精彩给谁看呢?想想人家好莱坞动作片,甭管什么故事,上来先整一个紧张大场面再说,过了十分钟再好好回来进入情节。一个道理。你看写这么短短一段文字,还要千方百计找作为国民第一运动的麻将来夺人眼目,煞费苦心啊!

用麻将的噱头当然只是玩笑,真正到了剧本里,如何才算精彩?印象深刻的人物出场?机智幽默而生活自然的台词?曲折悬疑欲罢不能的情节?嗯,这些都是不能不仔细考虑的。再细的讨论,留在的另外一个贴子里说吧。

其实,开一个好头,对自己也有好处。好比唱歌,调门起高了,下来就不容易;调门起低了,也不容易上去。一个精彩的开头,能给自己更大的勇气和信心。你瞧,开头连胡了朋友两把,不但最终没有被“千刀万剐”,反而越战越勇,一卷三,赢了好几大毛人民的币!

23.群戏难,难于上青天

说群戏,从编剧角度有两个层面。其一,指剧本中的某一场戏,人物多,关系复杂,人多嘴杂,各怀目的……话头怎么起,怎么转,各个人物如何你来我往,看似一锅粥,其实每个人物每条线索都清晰可见;最后抖个什么样的包袱,收个干崩利落脆……太难了!

其二,是指一部戏本身。角色众多,戏份相对平均。写一场群戏况且如此艰难,写一整部群戏,当然难上加难。

下面说的群戏,指后者。

对投资方来说,群戏天生吃亏,因为明星大腕是论集拿钱的。一集三四十场戏那么多钱,三四场戏也那么多钱。如果好几个角色分量差不多,同时出现在每一集,那几乎能要了制片人的亲命。举个例子,一部王晶监制的《八大豪侠》,那里面腕儿可不少。范李二冰冰,陆毅、陈冠希,黄秋生刘松仁,这些人的片酬加起来,基本就够每集的制作费了。可是这戏最终拍成了,也没听说制片方赔钱。怎么做到的?相应的对策是轮流上台,各领风骚。比方一共40集,甲大腕1-10,乙大腕8-18,丙大腕16-26……依此类推,虽也有重叠,但基本岔开了,分别耍。这样算下来,虽然也比单耍一两个大腕要多不少,但总的成本下来了,发行卖片的时候又很唬人(海报上那一堆大腕脑袋),能卖个好价钱。很多港台班子搞的剧很擅长这一套,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严格意义上说,《八大豪侠》之类也不能算真正的群戏。不妨回想一下电视上看到的成功电视剧,群戏有多少?排除有基础的《水浒》之类,还真凤毛麟角。可能有人会举情景喜剧的例子,比方《武林外传》,仔细想过,觉得由于形式特殊,不能按照常规连续剧考虑。

不考虑制作,仅从编剧上来说,由于戏份平均分配,留给每个人物的塑造空间就更有限。而电视剧很大程度上看的是人――两低一高的主流观众群,对复杂故事的理解力相当有限――鲜明有力的主角往往更加讨巧。石光荣,姜大牙,白景琦,李云龙,刘惠芳……

说群戏不好写,并不是群戏真的碰不得。想到说群戏,恰恰是因为看到了一部很牛逼的群戏剧本。只是想提醒那些缺乏经验的新人,就算您高数考了满分,也别想着马上就能解哥德巴赫猜想。

崩溃了。前天下午,去影视公司讨论剧本分集,回来后,直到现在,几乎没合眼。睡不着的原因,在于修改意见上。我想不通。请大家踊跃发发言,谈谈看法。

这部电视剧,故事并不复杂:1982年,一个卧底把一个毒窝端了。毒枭逃跑时,把卧底的3岁儿子挟持走了。毒枭跑得急,自己3岁的儿子没带走,被卧底收养了。25年后,卧底的儿子被毒枭培养成新一代的毒枭,而毒枭的儿子被警察培养成新一代的卧底。这是前史。看点在于,25年后,两对父子又狭路相逢了,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

我上一稿的剧本分集,把前史捂了一半写,制造悬念。换句话,只写到毒枭挟持小孩跑了,捂住两个小孩后来的去向,然后直接过度到2007年。其中的人物关系,我是每写一集,就抖出一点。制片方本来很赞同我这做法,后来,电视台的购片方说,这么写,观众一开始会看不懂,会换台。所以,要求我在第一集的开始,就明明白白的把人物关系的底子揭开。

这里的分歧就非常的大了。我争辩说,这就好比跳脱衣舞,要一点点的脱才好,假如一秒钟就脱光了,观众看的是清楚,但是,没味道了。

制片方说,现在观众不一样了,他们想看的,就是裸女,就是光着身子出来。

我争辩说,一件件的脱衣服,脱半小时,观众被钓着胃口,就会看半小时;光着身子出来,观众一下子高潮了,顶多看5分钟。

最后,我胳膊拧不过大腿,答应一下子脱光。但是,因为没彻底想通,所以,很痛苦,很煎熬。想问问同学们,脱光好,还是慢慢脱好?

编剧缺什么?缺专业化水平!

一是缺乏对本行业情况的熟悉。比如,谁能知道05、06年“电视剧风云榜”的获奖剧目?

有谁知道06年收视率排前10名的剧目?又比如,谁能说出近年来电视剧热点题材上的演变?(涉案剧的泛滥与萧条、古装剧的鼎盛与衰落、婚姻题材的兴起与追风、苦情、亲情、平民、怀旧题材的崛起等)或者,再简单些,我们编剧看过几部国产电视剧,做过从片子还原本子的功夫?

俺有幸接触到一些编剧、导演,发现他们很少看国产剧。你不看剧,不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如何拿出适销对路的活儿?遗憾的是,俺在坛子里逛了两天,光看题材,就没遇到能让人感兴趣的、引起市场兴奋点的作品。影视公司要掏钱的,可比俺挑剔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