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舱-第十章:摧枯拉朽(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时代之舱> 第十章:摧枯拉朽(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摧枯拉朽(二)(2 / 2)

这场相差两千年的战斗,只一分钟就结束了,近卫军的每支步枪都打完了五发子弹,一百多名敌人只逃走了几个,光勇浩命令部队不要追赶,他要让刚才这场武力警告传遍整个部落。

顿堆次仁在这里和半原始人群周旋,妻子卡梅丽娅带着一群官兵,朝着苏门答腊岛北部挺进,直到一座宽阔的湖面出现在眼前。

“就是这里?”

“根本看不出火山的样子。”

“好幽静啊,难以想象人类差点被它灭绝!”

“……”

在新科学体系中,历史科学不再是过去的文字史学,而是把自然史与人类史融合起来,以考古为主。无奈以前大会忙于制造和营建,四个岛在科学时代也不是什么显赫地方。卡梅丽娅空挂历史科学部长头衔,迟迟要不到科研经费。

现在不同,战区已经扩展到全球几分之一面积,大批考古对象有待挖掘,大会又财政充裕。苏吉拉纳专门给她批了经费,还拨出一百名毕业生,成为历史科学考古队队员。

今天他们占领的这个地方曾经是座超级火山,名叫多巴火山。它在74500年前喷发,令全人类大量死亡,仅残余一万来人,如今所有人类都是这一万名幸存者的后代。火山喷发后,雨水灌进火山口,形成了这片上千平方公里的湖泊。

“不是科学,这才是人类的敌人!”卡梅丽莉指着火山湖,教育部下:“多巴火山的威力不次于黄山火山。如果它再次爆发,即使在科学时代,人类都会束手无策。所以我们要建设研究站,调查那次火山喷发的过程。”

不久,考古大队又乘坐“马克思”号,和第一师五百名近卫军官兵接管琼海中教区。这座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一千年前是中国的海南省,现在属于吕宋大教区管辖。按照弃岛回陆的秘密协议,汤卫教撤走当地军队,也带走了财政税收、粮食、甚至库存的橡胶。当地富人不知道将要面对怎样的命运,纷纷离岛北渡,只给近卫军留下一座充满贫民的荒岛。

考古人员在海岛东北端登陆,直奔一个荒僻的小村子。当地除了有片蔗田,看不出什么风光特色。“就是这里吗?部长,怎么能够看出来。”一个军官问道。

“这片平原就是证据,它被人工平整过,岛上原来没有这么大片平地。”

这片蔗田下面埋着的,就是文昌航天发射场。在低纬度发射火箭,可以节省10%的燃料。发射场邻近海边,大直径火箭可以用海船运到,当年这里曾经作为月球和火星探测飞船的发射基地。

退魔还天运动中,发射场所有表面建筑都被推倒,金属取走后熔成混合锭,工程废土就地掩埋。近千年过去,当地已经无人知道下面埋着什么,只知道这里土壤贫瘠,不宜耕种。

当年的文昌发射中心占地二十多平方公里,现在上面住着几百名农民。科学近卫军左手拿枪,右手拿钱,从这些农户手里强买下一半土地。同时雇用当地青壮年作外围劳动,协助他们大规模考古挖掘。

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遗址。等到苏吉拉纳率领众高官来到这里,卡梅丽娅已经挖出了第一件文物,方圆一千平方米,高达五米的水泥台基,深埋在地下十几米处。他们不知道它具体有什么用,只知道那是发射场的一部分。

科学时代落幕前,人类打造出十几处这样的太空之门,现在他们已经挖到其中一个。太空,如果科学道路不是被硬生生折断,本来应该早就铺向那里,今天的他们应该生活在太空城里面俯瞰这片土地。

“我们能活着看到那一天吗?”望着这座水泥台基,苏吉拉纳感慨地询问。

“当初飞机上天后五十年,卫星就上了天。”杨国祥指台基,高调地回答:“现在我的飞机快要要试航,花一半时间,二十五年,我们就能把人再次送回太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