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舱-第十章:摧枯拉朽(三)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时代之舱> 第十章:摧枯拉朽(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摧枯拉朽(三)(1 / 2)

(三)

科学共和国的新首都名叫曙光城,选址于原南方大教区东北半岛尖端。如果算上北方三大教区,将科学共和国全部疆域划一个圆,曙光城正好在几何中心。王新田划定了一片五百平方公里的海边平原,作为新城筹建地点。当地将建设年吞吐量达到五百万吨的海港,机动船从这里出入,辐射科学共和国全境。

和进步城一样,当地龙头企业仍然是巨型造船厂。把原有三家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加起来乘以三,仍然达不到新厂的一半。以曙光城为起点还要修建大铁路,向南方延伸,直抵最南端铁坟登陆点,沿途成为经济核心带。

曙光城还要建设巨大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相当于以前所有火电站的总和。在这头能量怪兽辐射范围里,计划兴建上百家工厂,它还要吃下新旧启蒙区目前全部煤炭产量,并且倒逼着煤田提高技术。其它如钢铁厂、机械厂、服装厂等等一应俱全。

在城市规划中,首都东半部将是工业区,西部半是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总人口要在十年内达到一百五十万,超过盖娅城,变为全球最大城市。

“一百五十万不算什么,”正在解说方案的王新田自信地望着下面那些惊讶的目光:“一千年前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都有四百万人。”

有了模范城的成功经验,又有了进步城的惨痛教训,科学大会倾向于选择一块空白土地,建设全新的科学城市。不仅不与遗民争利,而且与旧时代的社会环境一刀两断。

科学时代那些巨型城市,比如巴黎、北京和莫斯科,都是从农业时代旧都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一面会被落后因素拖累。现在这五百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几千居民,很容易迁走。科学大会计划从零开始建设完整的新世界。唯一不利之处在于这里没有铁坟和煤炭,眼下调进物资需要不少运力。但是预计在几年内,海陆交通便会辐射全境。

讨论建设方案时,陈慧珍还从社会行为学角度提出动议。“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勤俭持家。但是到了这里,应该作作表面文章,搞一些富丽堂皇的建筑,科学会堂、商业区、游乐园、城市雕塑等等。算是为新区人民开一场博览会。无论科学的知识还是精神,要接受它们都需要时日,但是科学带来的财富一目了然。要让当地人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就是财富,接受科学就等于摆脱贫困。”

这类辉煌公用建筑的设计图,专家们平时就绘制过不少,纷纷拿出来要求拨款。但是,佩什梅格仍然不愿意用财政去大手大脚。“这件事可以让那些财主们干,他们靠科学发了财,现在是回报科学的时候。”

苏吉拉纳知道她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也只是小有积蓄,算不上大财主。”

“我们可以贷款帮他们迅速富起来。”佩什梅格在普拉卡什领导下就从事简单的金融交易,现在已经轻车熟路。“打到这里,科学时代的财政金融都要提上日程了!”

在那些旧城附近,共和国也圈占土地,打造新城。不仅为了建设,更要慢慢吸收旧城的优秀人才。离丝敖城十五公里远,科学共和国划出一片滩涂,建设“墨城”,以此纪念历史上第一支武装科学团队。墨城占地二百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一百万。第一个产业便是木质机帆船制造厂,将旧式海洋快舟升级换代,变成渔船,每年计划制造两百艘。

铁坟登陆场附近,将建设一座冶金和纺织工业城市,以马克思命名。该城占地五十平方公里,计划人口三十万,铁路将从当地铺到曙光城。

开完内部会议,苏吉拉纳专门招集本土省五名顶级富豪坐在一起,动员他们到新世界投资。这里面有石材商人鲁塞塔,以后要修建重载铁路,需要天量的砟石,鲁塞塔可以成为头号供货商。冶金商人凯里可以把他的厂子办到新区,覆盖一亿几千万人口。巴布尔塔虽然只拥有西港煤矿一角,但是这座矿年产量已经到了七十万吨。即使这样,由于能源消费每年翻番,仍然是挖多少卖多少。然而,南方大教区那些露天煤矿,产能将远远超过西港。

托托也庆幸自己找到发财之路。当年他们第一个遇到这群科学怪人,现在,托托和村民合股成立纺织厂,利用科学大会转售的旧设备生产布料,前后吸收了五百名工人。至于阿尔贡,他现在掌握的船只总吨位相当于护教军一个分舰队,运输量也是年年翻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