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第一炮落在萨蒂扬的院子里,火光和烟尘冲向半空。后座力十分巨大,军舰甲板随之震动,大家的耳朵嗡嗡作响。即使大炮的设计者穆塔里甫,也被自己的创造物震惊了。
第二炮仍然没有炸中萨蒂扬,爆炸气浪掀掉一大段院墙。新一代炮兵使用三发校正的操炮方法,根据前两发的炸点调整炮口,第三发直接命中,这座到尖顶处足有百米的建筑被齐腰斩断,整个院区燃起大火。
接下来,两艘巨船又驶向军营。望远镜里,不少护教陆军已经在军营内外奔跑起来,有的奔向炮位,有的开始列队,更多官兵只是四散奔逃。这些兵卒并不值得用如此昂贵的炮弹去轰击。沙欣观察半天,在初升的朝霞里指着一片插着红旗的营房,给炮手指示目标。
那是军营里储存火药的地方,离官兵宿舍有几百米远。屋顶上的红旗属于警示标志,提醒大家不要在附近引燃明火。库房离海面足有三公里,旧式海军船舶即使开到这里,炮火对它都造不成威胁。
这次轮到“马尔萨斯”号发威,第二炮就直接命中,引发连锁爆炸,烈焰翻腾,照亮云天。几百年的战争规律彻底改变。
执委们望着海岸,很多人都不讲话。没有一支船能靠近他们,也没有一枚弹丸,一支箭射到他们的船上。自然规律就像一座大山,真理教徒选择永远匍伏在山脚,只要科学人稳步攀登,就能把敌人甩得越来越远。今天,敌人已经对他们望尘莫及,启蒙南方大教区指日可待。
“以这两艘船的续航能力,就是去朝阳大教区往返一次也没问题。”保龙坚感叹道:“即使上次那种风浪,它们都能轻松地闯过去。”
那次失败远征仍然是大家的心结。人类从来没有征服自然,只是在顺应自然。条件不足的时候,即使朴运成也不能带来奇迹。
阿尔弗雷德说对了,恐惧比炮火的威胁还大。望着市区里蔓延的火焰,还有到处乱蹿的护教军,苏吉拉纳彻底明白他们已经掌握着怎样的力量。他已经接受了阿尔弗雷德的方案,就看这些执委了。
在他们的视线外,有几个人逆着逃难的人群,跑到岸边观察情况。阿莱塔纳与哈立德拿出素描本,迅速记录眼前的战况。“它得有两百米长吧!”哈立德猜测道。海上没有对比物,不好分辨军舰的长度。
“也许只有六十米。我不信他们能造那么大的船。”巨舰体量超过了阿莱塔纳的见识。
在回程上,苏吉拉纳召集执委,讲述他的方案。通过参谋部的技术人员,他已经把阿尔弗雷德的创意变成了完整的进攻计划。
“不错,南方大教区有七百多万平方公里,但是一千几百年前,几百上千名白人来到这里,还不是什么精锐部队,他们就能占领它。为什么?因为人不是与土地作战,是与土地上的敌人作战。忠于帕尔哈蒂的核心军队约二十万人,击败他们,其他民团就会溃散。以我们现在的火力和机动性,完全不是问题。”
苏吉拉纳望着众人,发现一多半仍然投来怀疑的目光,他继续讲解着自己的方案。
“至于什么丝敖或者布莱尼凯姆,在旧世界里它们是巨型城市,所谓兵家必争之地。但在我们看来,它们只是巨型村落。看看珊瑚城,我们想改造它,结果遇到多大的阻力,现在那里还是破街陋巷。然而在旧城到港口之间的农田上,我们建设出那么多新工厂。现在旧城一天天衰落,青壮劳力都跑到新城。所以我们进攻南方大教区,不必占领任何城市,只要消灭敌军就行。旧的社会旧的人群,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当初大家支持苏吉拉纳发动政变,一个重要理由便是担心朴运成冒险西征,毁掉全部家底。现在只过了半年,他们又要大举进攻?
仅仅因为增加两艘新舰?
看到执委们默不作声,苏吉拉纳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120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英国派军队远渡重洋,挑战当时最大的农业国家。大清国有四亿人口,六十万常备军,还是在家门口作战。英国只派出四千人就打赢了这一仗。这就是工业国对农业国压倒性的优势。”
“现在,我们的对手有四千万人口,只有当年大清国的十分之一。他们的几十万军队,装备水平和当时清国军队差不多。而我们的火力远超当年的英国,已经达到公元十九世纪末的水平。至于补给线,与当年那场战争相比也短得多。必要时,随时能再派一万名后备军增援。”
苏吉拉纳狠狠地锤了一下桌子。“所以各位,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
会员们曾经预计14年后才打响第一仗,现在却要马上占领南方大教区。这现实吗?符合科学吗?许多执委的心态还没从前几年的劣势处境中摆脱出来。他要用更多的事实说服他们。
“放心吧,这次我绝不会一意孤行,回去后,我们在科学议事规则指导下,详细讨论这个预案。”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