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舱-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一)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时代之舱> 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一)(1 / 2)

(一)

战俘、前官员、乞丐、地痞和旧时代的犯人,所有这些人关起来后都要通过劳动进行改造。朴运成干脆将将三营合一,统称矫正营。被关押的人不再有战俘和罪犯的区别,统称为营员。

当初,小田计划由行为科学家管理矫正营。朴运成以战时状态为由,让光勇浩接管下来。比尔伯已经组织过行为矫正团队,现在只能在矫正营里作鉴定。至于谁能够被释放,必须由科学警察点头。

大部分营员都希望早日释放,每日里闷头干活,也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来报仇。这个念头很快就破灭了。这天,十名闹事的营员被押到矫正营门外。他们都曾经是兄岛基层官员,有的在全宁梓时代就管理一个镇。现在,他们面前站着一百名预备班新生。其中不少人就生活在这十个人管理的地方,有些孩子还是营员的亲属。显然,让这些孩子站在这里,是经过了专门挑选。

“邪教政权的基础就是这些人,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看,就是他们在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杨慕真站在队前,痛斥着营员。“各位师弟师妹,也就是这些愚民犯剥夺你们求知的权力。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消灭他们!”

“打倒愚民罪犯!”

“打倒反智主义者!”

“……”

学生们群情激愤,怒不可遏。营员的子女尤其积极,他们朝家长挥舞拳头,如果不是有纪律约束,肯定要扑上去拳打脚踢。

将有反智言行的人游街示众,这个由陈必成开的头已经成为惯例。旧时代的教士、乡绅、族长、文人,只要表态反对科学大会,都会被预备学校的学生架到马车上游街,然后押进矫正营。甚至在私人聚会里抱怨,也会有子女密告,然后被揪出来。

吴昌文的预想得到充分的实现,兄岛每月都有上千名年轻人找到科学大会,声称不惜与父母决裂,也要学习科学。报名预备学校已经成为新时尚。最初,兄岛只吸收了陈必成,阿什米塔等少数学生,怕他们的族人捣乱,就送他们去模范城。现在这些孩子都回到兄岛,成为社会改造的骨干。他们身穿军装,手持平衡棒,到处清扫旧世界的痕迹。

“改造的主力换成当地孩子,我们就主动多了。”

看到吴昌文的方案变成现实,朴运成非常满意。他还直接越过小田和金子淇,改动预备学校的教学秩序。兄岛所有主动报名的孩子都要接受,不用再考核知识水平。每个行为教师带的学生从十名、二十名迅速跳到五十人。新生暂不学习《科学世界基本图景》,先参加社会改造运动,充当清扫旧世界的主力。

“你有一生时间研习科学,现在不妨先为科学世界作贡献。”当着几百名新生,朴运成鼓励着大家,过去的阴影仍然盘据在他的脑子里。“如果科学秩序被动摇,我们又要回到那个东躲西藏的年代。”

就这样,进入科学纪元第十年,兄岛学生已经超过五千名,克林加甚至给不满十六岁的学生都配发了武器。然而在科学大会里面,这批新生并不讨好。当初陈必成这批学生来到模范城,学长们就反感他们知识贫乏,却比自己更受宠。《科学世界基本图景》连一半都还没懂,就能领到新军服。

后来,有些专家暗地里把他们叫作“会长的孩子”,是朴运成特批他们入学。这群新生的特点就是不认真学习知识,只知道在街头胡闹。

阿尔贡虽然有科学大会撑腰,看到这些也是心中不满。这天他专门宴请苏吉拉纳。到场后客人才发现,宴会上连坐陪的都没有。“老弟,我还怕你不来呢。看来,你对我们这些老乡还是有交情的。”阿尔贡先表示了感激。

苏吉拉纳没说什么。他知道彭志真派人盯着自己,尤其是这种私人聚会更遭疑忌。但是他也确实想听听老朋友的心声。酒过三巡,阿尔贡开始发牢骚。原来,当初他响应苏吉拉纳动员,把自己和情妇生的孩子送进学校。现在孩子一回家,就嘲笑父亲不懂科学,经常拿科学常识来诘问父亲。

“我把他送去是为什么?你应该很清楚。我可不想要这个结果。”

这个结果阿尔贡不想要,但也无法改变。无论贫富,孩子只要进入科学预备学校,完全不用找家里要钱,翅膀立刻变硬。老师和学长同时都是官兵,彼此抱团,手里有武器,已经不是他这个父亲能震得住的。

科学近卫军已经成为一支强大武装,他们肯定代表未来,但是要不要马上就和过去决裂?苏吉拉纳还拿不准,他只好安慰阿尔贡。“你儿子不到二十岁,再大一些,就会知道父母的苦心。”

阿尔贡叹了口气。“老弟,有些心里话我不敢和朴会长说,只好和你讲。你们有理想,有长远打算,这是好事。可天底下大部分人都是我这样的俗人,你们得学会怎么和俗人相处才行。以前你们很多政策在弟岛上一说就通,那是因为大家走投无路。全世界十几亿人都生活在兄岛这种环境里,拿这么高标准来要求普通人,我担心你们会把他们逼到绝境。”

这段话说到苏吉拉纳的心坎里。自从登上兄岛,眼看着朴运成的政策处处碰壁。不过,他也担心自己的直觉不一定准确,还需要请教专家。谁是人和社会问题的专家?自然是小田雅子。苏吉拉纳专门去科学学院拜访这位大会首席专家,想听听她对这些现象的评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