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创造、营建!
邪教锁链一夕摘除,科学人的热情如同火山暴发,人人都像陀螺般转个不停。前面有近卫军远征各岛,后方各种建设方案雪片般飞向朴运成,最多的一天能送来四十份,搞得沈铭贤不得不出面挡驾。
“方案都请到联席会议上讨论,不要随便什么地方拦下会长就和他谈话。会长也是人,你们得给他时间做判断。”
当年只有649人上岛时,大家仿佛生活在一个部落,人们在营地中随时可以拦下朴运成谈自己的想法。即使科学政权建立后,各部门主持想和朴运成见面,也不需要打招呼。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住在模范城。想找谁谈,走几步路就行。如今,需要会长裁决的事情增添几倍,应接不暇。
以前只有沈铭贤一个秘书跟在朴运成左右,后来也只有三个助手。现在,光是沈铭贤就要带领二十人的秘书处,为朴运成安排日程,组织出行巡察事宜。鉴于新启蒙区安全形势不确定,彭志真还给会长配备了三十人的卫队。
于是,除了近卫军总司令彭志真、警察总局局长光勇浩、民政主管苏吉拉纳,其他人要想见朴运成,都得先通过这个秘书处。
从占领兄岛开始,把手里那点现成资源用到何处,成了朴运成最头疼的问题,远远超过那些必胜的海外远征。几个月前,他们还把主要资源用于延伸弟岛的铁路线去南边,现在延伸线原地停工。金属和钱都用来兴建新船厂。
既然已经昭示天下,真理教随时可能发全球之兵,四面八方合围科学家园。启蒙战争虽然开始于陆战,但是几个月打下来,上到会长,下到战士都看得清楚,第一要务是增添新船,把敌人消灭在外海。
至少半年以内,河湾船厂还是科学家园唯一的造船厂,必须日夜赶工建造新船。然而“墨者号”就是这座内河船厂建造能力的极限,再打造几艘类似的小舰已经不是他们的目标。必须修造巨舰,一艘开出去就能扫荡敌人一个分舰队。
从占领兄岛第一天起,大会就开始研究在哪里建造新船厂。一个方案是建在原来的阿萨耶城海港上,这样可以利用弟岛现有的基础设施,将煤铁运到船坞,迅速造出新舰。这个方案的主推者是阿米塔娜,她已经担任模范城市长,深知领土扩张后弟岛地位将会下降,希望给这个基地加上筹码,让它成为整个新旧启蒙区的工业心脏。
巴布鲁则建议把新船厂建在珊瑚港岸边,离更大的铁坟一步之遥。同时在周围兴建新的冶金厂和发电厂,产能都要比弟岛同类工厂增加三倍。弟岛发展潜力就那么点,不宜继续投入。
巴布鲁的方案优点是一步到位,但会有个营建周期,所有新厂都建成投产至少一年时间。这期间他们只能依靠河湾船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并且要赌这一年时间里,真理教组织不起大规模渡海作战。
最后,朴运成咬咬牙,拍板决定了后一个方案,将大会主要资源投入珊瑚港建设,力争一年内完成配套设备。河湾船厂不再建造铁壳船,而是大批改造木壳船。这种船续航能力有限,船体结构也承受不了火炮后座力,但是配上速射枪,完全可以在离海岸几十公里范围内发挥作用。
自从给阿尔贡改造帆船后,河湾船厂的这种技术就不断成熟,现在可以每旬改造一艘木壳船。很快,科学家园会有一支几十艘木壳船组成的机动舰队。靠它们配合现有的铁壳舰,坚守海岸线不成问题。坚持到新舰下水后,他们就是绝对的海上霸主。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确定未来的经济中心。真理教时代,兄岛是这片群岛的经济中心,无论人口还是生产技术都超过弟岛。大教区存在时,人们也习惯把弟岛视为附属。现在如何摆平两者的关系?执委中产生了激烈争论。
一派以巴布鲁为核心,看中了珊瑚城那座百万吨的铁坟,主张在它十公里范围内兴建各种工厂,以收就地取材之功。然而兄岛虽有煤炭资源,但都埋藏于地下,并没有西港那样的露天矿。早在退魔还天运动中,这些地下煤矿就停产了。科学大会一时无法恢复生产,只能从弟岛输入大量燃煤。兄岛的水电资源也是远逊弟岛,而且离珊瑚城很远,以张冲现在的技术储备,还不能作到往一百公里外大规模输电。
另一派以阿米塔娜为中心,主张把各岛资源集中于弟岛,甚至集中到模范城,让它的科研和生产能力继续升级,这样最为实际。她还向大家展示刚刚落成的锻压厂,在这里,蒸汽机驱动着二十吨重的的铁砧进行锻压,可以制造炮管,或者轮轴,金属加工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