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莉娅一脸喜色,翻身骑到丈夫身上。“太好了太好了,我不怪马塞尔,也不怪老天爷。我知道该怪谁了。如果有一艘载重两万五千吨的船,就能解决饥荒问题。”
当初马塞尔坚持严苛的救济发放标准,主要原因就是到了战役后期,本土运力达到极限,他必须保证近卫军和科学工人先吃饱。但如果有这么一艘船,一次就能带两千万公斤口粮,马塞尔何必为难当地人。
“科学人的信条是什么?征服自然才是根本。打破技术极限,造艘两万吨的船,以后就不怕这种饥荒。”
“老婆,我喘不过气,你先下……两万五千吨的船,你是说现在还是几十年后?”
“现在……船的事你不懂,我找个懂行的人去商量。”
塞西莉娅很快就骑上自行车,找到塞米拉。两人指挥过同级别的舰船,后者又是船用蒸汽机专家。她们来以塞西莉娅的家里,闷头在书记演算起来。等伊尔汗准备好晚餐时,两个女人已经划出了草图。
“你瞧,船长211米,宽36米,最大吃水9.2米,排水量27700吨,巡航速度每小时二十公里。就是它!我们要造这样的船。你看怎么样?”
“你开心就好。”伊尔汗终于看到妻子眉开眼笑,当着客人的面吻起她来。
当年朴运成远征朝阳大教区失败,虽然损害了他的权威,但也让大会专家憋了口气,一定要不断挑战技术极限。塞米拉也是当年那次远征的幸存者,自然理解师姐的想法。
“你们这是纸上谈兵吧?”伊尔汗放开妻子,提出了质疑。虽然不懂航海和机械,基本科学知识却没有问题。“开这种船,蒸汽机得要多大功率啊?”
“理论上15000个人力就能达到要求。”塞米拉已经演算完毕。
好吧,就当它是个有趣的想象游戏。身为常备陆军军官,伊尔汗给妻子提议,一定要突出这艘船的军事价值。三个人彻夜不眠,设计出规模空前的铁壳战船。自重就超过八千吨,最多可运送五千名士兵,还有五十门火炮,五百挺速射枪,一百万发子弹。强大的蒸汽机一次出航就要携带五千吨煤。
“我查过,邪教历史上用手工打造的帆桨木船,最长的只有七十米,载重六千吨,而且也远在几百年前。新舰是它的三倍,再加上超级火力,将直接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塞西莉娅的脸庞沐浴在朝霞中,仿佛能看到它满载粮食,漂洋过海。
他们甚至给它起了名字,就叫“科学力量号”。这座海上浮城无论开到哪里,都能让人们感受到科学的伟力。
“唉,师姐……画出来是可以,谁来造啊。”塞米拉扔掉绘画笔,伸着懒腰。
是啊,他们要面对现实,科学大会已经在曙光城开办了新的造船厂,生产第一批万吨轮,这是大会的三号工程。她们这个设想超前了十年,大会早就没有富余资金开建新船厂。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