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架小型无人飞船在这群残骸中进进出出,里里外外到处搜寻。东方明和这支探险队的其他负责人都在科考飞船上观看着无人飞船传来的画面。有些残骸的断裂处还裸露着一些电线或金属,有时还会冒出些火花。残骸的内部也是一片狼藉,各种物件凌乱的漂浮在空中。还好,搜寻了这么久,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但是也没有发现外星生物的尸骸。
“外星生物的尸骸呢?”生物学家周建树轻轻的提出了这个问题。
“对呀!外星生物的尸骸呢?”在场的几位负责人同时向自己提问到。
这很不科学,这么大的太空堡垒绝对是外星生物的生存场所。堡垒被炸成了残骸,却没有一具外星生物的尸体。难道外星生物在太空堡垒发生事故之前便已经撤离了?难道这首太空堡垒是外星生物有意炸毁的?
“再加大搜索,一定要保障这次行动的安全。”东方明对无人飞船控制组说道。
接下来增加了无人飞船的数量,也延伸了搜索的广度和深度,致使原先的登录计划又延迟了一个来月。但是仍然没有发现外星生物的尸体。也许这颗太空堡垒是外星生物自动丢弃的吧,人们也只有这样想了。
事情已到临门一脚了,总不可能让几具外星尸体吓住吧,不可能取消这次计划。经过这么久的探测无果后,人类还是决定登陆残骸。
这段时间经过无人飞船的探测,人们也确定了几个疑似太空堡垒的重要部件。这几个重要部件大家怀疑是保垒发动机,人工重力装置和曲率发生器。这几个部件的体积和质量都恐怕很大,要收集这几个部件,人们想到一种办法便是直接将这几个部件拆离残骸,然后给这几个部件装上等离子推进器,再将它推进太空运输飞船的货舱内,完成装船工作。
获取曲率发生器定为人们的第一目标。太空运输飞船.科考船和武装飞船由于本身体积较大,难以在这群残骸中行驶,所以它们将停留在这团残骸的外围,也就是离曲率发生器大概有一万多公里的地方,再由太空运输飞船放出大概百来吨的3艘登陆艇,由东方明亲自带队去拆卸曲率发生器。鉴于此次行动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探索队的几名主要负责人也不同意东方明亲自带队。但是正是因为危险东方明坚决要求自己前往,自己去危险,难道别人去就不危险了吗?要知道东方明可是人类号的传承者,他可是只要灵魂不灭,身躯永远不死。正是有这种加持东方明才要以身犯险。
|2名特战队员和八名科技人员承载三艘登陆艇出发了。一万多公里的路程也并不算遥远,三艘登陆艇使用的虽然是化学能推进器,但是在太空中最高速度也能达到三倍的音速,几个小时之后他们便来到了装有曲率发生器的残骸旁。
近距离观看这个残骸对人们的感官更加震撼了!它如小山一般的大小,但是却支离破碎,有几个大窟窿贯穿了残骸,这些窟窿完全可以容登陆艇通行。残骸内部各种断裂的支架,倒塌的钢柱,裸露的电缆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登陆艇按计划从这个残骸的一个窟窿中进入,这是无人飞船探测出登陆的最佳位置。
这次登陆为每个队员提供了电磁靴,电磁靴是一种带有磁性的鞋子,它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它又可以去磁,这样方便队员在失重环境下行走。这次登陆行动还给每个队员配备了两台探路者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在执行任务时它既可以帮助人员负重,又能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提高了人员的生存能力。
曲率发生器所在的位置离他们的登陆点还有两百来米,这段路程就要靠他们自己行走了。登陆者机器人将人员保护在中间,开始进发了。在失重状态下靠电磁靴行走,如果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会像婴儿学走路一样,跌跌撞撞,很难掌握平衡。
登陆小队谨慎地行走在残骸内部,慢慢向前推进。他们走过通道,穿过房间,终于来到曲率发生器旁。这家伙的个头真不小,它成圆饼型,高有十多米,直径在30m以上。这时两名科学家拿着仪器对它到处检测。曲率发生器人类不知道它的原理,也不知道他的构造,来没有见识过这种东西,原先科学家们只是通过无人飞船传来的照片怀疑这是曲率发生器,想要进一步确定还需要对它进行一定的检测。
经过检测,科学家们进一步确定这极有可能就是曲率发生器。这时,工程师们也开始控制工程机器人对它拆卸。当然,拆卸这个体力活是不需要人类亲自去干的,人类只要给出方案,规划出拆卸的先后步骤,拧螺丝.切割.安装离子推进器等等工作机器人都会去完成。
拆卸过程中虽然是人与机器完美配合,但是这个曲率发生器实在是太大了。在人与机的共同努力下,花了近十个小时才基本把它从这残骸中拆离了出来。在等离子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被拆下来的曲率发生器慢慢开始向太空运输飞船移动了。
“迈克呢?我们少了一个麦克。”看着曲率发生器缓缓向太空运输飞船飞去,队员们准备回到登陆艇踏上回去的路程,在清点人员的时候突然少了一个人,他就是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