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森卡文明
第二章:登陆残骸
人类联盟最终决定组成探索队登陆残骸。探索队由两百多名科学家以及负责保卫他们安全的三百多名军队人员组成。他们将乘坐一艘太空运输船.一艘科考飞船和一艘武装飞船去探索残骸。东方明就是这支探索队的安保队长。
现在人类的核聚变发动机非常成熟了,完全可以小型化。人类的主要飞船安装的都是核聚变发动机。这3艘即将执行任务的飞船也不例外,采用的是核聚变发动机。核聚变比核裂变还要高效,飞船加注一次燃料可以飞行十年,所以在执行任务期间飞船的燃料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现在奋进号和开拓者号飞船都是以0.1倍的光速在太空中飞行,执行任务的3艘飞船是从开拓者号飞船中放出的,由于惯性,飞船一放出也具备0.1倍的光速。残骸距离0.4光年,途中还要考虑减速的时间,预计到达残骸需要半年左右。
太空运输飞船是在开采金星末期建造的超大型运输飞船。这种飞船的运量非常可观,一次可以运输上百万吨货物。在金星开采的后期,人类为了加大运量,曾经建造了上万艘这样的飞船。后来金星开采完毕,人类踏入星空旅行阶段,这种型号的飞船便有很多被解拆,存储在新星上。当你需要的时候,便可立马组装,投入使用。人类为这种飞船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胖妞,又由于这种飞船是运输飞船的第五代,所以人们又称他为胖妞5。
至于科考飞船要小多了,它的自重大概在5万吨左右。它上面主要是些科学研究实验室,这是给这次任务专门配备的飞船。
武装飞船又要小一些,大概也就是两万吨。不过他上面的武器却并不简单,各式导弹.电磁炮.激光武器一应俱全,人们习惯称它为游隼。
但是如果在这3艘飞船上长期生活可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它们上面没有人工重力。人长期在失重的状态下生存身体机能会慢慢衰竭。还好人类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研究出了船员在太空失重情况下长期航行的睡眠仓。现在六百多名探索队成员有大部分人已进入睡眠舱,只留下监视残骸和驾驶飞船的人员。
探索队经过半年的航行,终于接近了那团残骸。这个时候派出侦查的无人小飞船传回的数据也更加清晰了。
从残骸的迹象表明,这只是一艘战舰爆炸而成的,也许不能说它是战舰,因为它太大了,准确的说应该是一颗太空堡垒。残骸散落的面积大概在直径两万公里的球内,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它们静止在这片星空。残骸有大有小,大的犹如城市般大,小的可能只有几吨。
“这是什么力量造就的毁灭啊!”看到这种场景,东方明不禁发出感叹。从残骸可以看出,这原来是一颗如月球般大小的太空堡垒。它的体积已达到卫星级了,试想想,以人类的科技要摧毁一颗卫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先用无人小飞船对这团残骸进行全方位探索,探寻危险和找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样可以保护人的安全。”东方明对站在他身边的负责这次探索的科学家组组长杨希彤道。
“这个办法很好,用无人小飞船打头阵,万一有危险也可以避免人类的伤亡。我建议能不能再派些收集者机器人去,先收集一些散落的小残骸,避免我们这些科学家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杨希彤道。
既然探索方案已经确定,那么就是按照方案去执行了。这些年来,人类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当然,和智能生命希望相比它还是不在一个等级,但用于控制无人设备是绰绰有余了。
能建造如月球般大小太空堡垒的文明绝对要高于人类文明,所以这些残骸对人类来说浑身是宝。如建造太空堡垒的材料,人类并不是不想建造更大的宇宙飞船,但受材料所限,建造奋进号大小的飞船就是人类的极限了。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也是属于失重状态,它应该没有重量,但飞船上有发动机,有自转产生的重力,所以宇宙飞船的材料还是受到了应力。飞船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就要越大,材料受的应力也越大。如果材料不过关的话,飞船在加速,减速,变向时由于材料的不过关会造成飞船解体。试想想,人类如果能借鉴残骸材料,从而推动自己的材料更上一层楼,那么人类的宇宙飞船也就有了建大的基础了。
这么大的太空堡垒上面绝对有人工重力装置,人类如果能找到它,研究它,制造它那么可以大大的改善人类飞船上的工作生活环境。现在奋进号和开拓者号飞船上采用的都是最简单的最初级的人工重力装置,这种人工重力装置效率低下,无法在中小型飞船上采用,人类迫切的需要更高级的人工重力装置来取代它。我在这团残骸中我们看到了希望。
要推动这么大的太空堡垒在宇宙中航行,恐怕就是核聚变发动机也有所力不及。所以要在残骸中找到它的发动机,也是人类这次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