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隋书-75、杨广当了李世民反面教员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75、杨广当了李世民反面教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5、杨广当了李世民反面教员(2 / 2)

李世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民众可畏而不可欺,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是比较注意保护人民利益的。而杨广却说:“天下人不能多,多了就会相聚为盗”,发誓要把盗贼全杀光。这两种思想境界,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君主必须克制欲望。君主的欲望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物质享受方面的欲望,也有建功立业方面的欲望。李世民认为,杨广亡国的直接原因,是建立千秋大业的欲望太强烈,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急功近利,超出了民众承受能力。有鉴于此,李世民说:“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意思是说,国家安宁,最重要的在于君主。君主没有太大的作为,人民才能欢乐;君主的欲望太多,人民必定受苦。所以,在李世民统治时期,能够克制建功立业的欲望,很少大兴土木,注意让人民休养生息。其实,李世民也是一个喜欢建功立业的皇帝,如果没有杨广的前车之鉴,不知道他会是个什么样子?

第三,遇事多听大家的意见。李世民认为,杨广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独断专行,听不得不同意见,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无人能及。杨广说过:“别以为朕是继承了父亲的帝位,如果与天下人比试,朕照样能当天子。”杨广还说:“朕最恨进谏的,谁要谏言,朕就想杀了谁。”结果杨广成了孤家寡人,连皇后都不敢对他说实话。李世民接受了这个教训,虚心纳谏,善于听取别人意见,避免了很多失误,也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风气。李世民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为千古佳话。

第四,民富才能国强。隋朝通过各种办法,把民间财富都聚集到国库里,表面上看起来,国库充盈,十分富有,可老百姓并不富裕,没有幸福感。由于这个基础不牢固,导致隋朝大厦迅速崩塌。李世民接受了这个教训,采取“薄赋敛,轻租税”政策,藏富于民,使唐朝实现了民富国强,开创了贞观之治。

正是因为有隋朝这种勃兴速亡的巨大反差,有杨广这种刻骨铭心的沉痛教训,李世民才能够对治国理政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谨身节欲、战战兢兢,才能够开创千秋伟业,成为名垂千古的明君,大唐王朝才能够被人们誉为盛世。

杨广教训对李世民的启示,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足可以使人们引以为鉴。由此看来,反面教员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隋朝过后,就是名声显赫的大唐王朝了。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名人辈出、国际声誉很高的时代,时至今日,国外许多地方仍然称中国人为唐人,有些国家仍然建有唐人街。因此,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是一段值得怀念的历史。

记述唐朝历史的正史,是《旧唐书》和《新唐书》。笔者依据这两唐书的记载,将继续撰写唐朝故事《大唐盛世》。

(全书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